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 新媒称,在重庆市中心商场一个外形类似时下流行“迷你KTV”的亭子里,图书管理员何佳(24岁)戴上专业耳机,嘴巴对准悬挂在眼前的金色麦克风,全神贯注望着平板电脑。当耳机开始播放柔和的轻音乐时,她开始朗读已故爱尔兰诗人威廉·叶芝的名诗《当你老了》的中文译文。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7日报道,“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何佳以不急不缓的语调,在惆怅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淡淡地朗读这首隽永情诗,亭子顿时充满浪漫的文艺氛围。
这个小小空间是中国多个城市近月来涌现的“朗读亭”,在商场、学校和图书馆都可找到,独特造型相当吸引眼球。在亭子里头,人人都可当朗读者,只要手机扫码付款,便可从上百篇古典和现代篇章中选择,录制朗读音频并下载分享。
报道称,朗读亭这个特殊文艺兼休闲空间的出现,要追溯至中央电视台今年2月热播的综艺节目《朗读者》。该节目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以朗读形式分享人生故事,内容围绕遇见、陪伴、眼泪、告别、勇气等感性主题,娓娓道来的一段段人生自述打动不少观众,被形容为综艺界一股清流。
一股朗读热潮随即在中国掀起。除了朗读亭,“喜马拉雅FM”等让人用手机听书、说书的音频软件也越来越受欢迎,甚至获得大笔融资。在重庆一家书店工作的何佳也发现,店里近来多了许多“朗读书”,从儿童书到成人刊物、从古诗词到现代散文,都以方便朗读的形式撰写呈献。
朗读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为何再次风靡各地,受到民众的追捧?重庆两江新区“两江读书会”阅读兴趣小组组长杜术林接受《联合早报》记者采访时说,《朗读者》全面点燃了朗读的热潮,这背后更大的趋势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国民素质提高,民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相应提升。
他说:“相对于相声等文化活动,朗读有直抒胸臆的作用,而且比较通俗、简易,符合群众活动特点,容易推广,和广场舞的逻辑很像。”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兰县坚定产业强县战略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09/08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