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这两天,整个朋友圈都在为这个违规决定点赞……
2018-01-08 11:56:12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家属不签字,

  医生可以做手术吗?

  可能对于很多医生而言

  这都是个难题

  医生的选择

  一方面检验着职业道德

  另一方面也考验着自己的良心

  其实

  我们的生活里

  从来不缺少

  救死扶伤、勇于担责的

  好医生

  “所有责任我来承担”

  1月4日下午2点半左右

  南京鼓楼广场地下通道口

  一名63岁的老人突然晕倒

  幸好

  刚下班的医护人员路过

  救援迅速展开

  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医生王轶:

  “手的脉搏是摸不到的,又摸了颈动脉的搏动,也是消失的,当时判断已经是呼吸心跳骤停。”

  呼吸心跳骤停

  必须在黄金4分钟之内实施心肺复苏

  而就在此时

  王轶还发现老人口中有很多呕吐物

  这会加重窒息危险

  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医生王轶:

  “发现这个人的嘴唇是紫绀的,大量食物堵在嘴里面,我怕他误吸,食物呛到气管里,加重他的窒息,赶紧把他侧过来。”

  随后

  王轶与一名黑衣女子分工合作

  为老人实施心肺复苏

  万分紧急中

  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得到消息

  推着平板车跑来支援

  接到病人后,飞奔回院

  然而

  意外再次出现

  经过十多分钟急救

  老人恢复了自主心跳

  通过老人随身携带的手机

  医生联系上了老人的女儿

  对方表示

  由于下着大雪,交通不便

  自己赶到医院

  还需要一个多小时

  此时,一道难题摆在了医生面前:

  老人大面积心肌梗死,需要立即实施心脏手术

  如果等家属赶到,一方面可能再次猝死

  另一方面,随着脑损伤的发生,今后有可能成为植物人

  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军当机立断:救人!

  急诊科主任王军说:“这个是违背医疗常规的,正常的一定要家属签字或者本人签字。所有的签字都是术后补的。当时的签字是我签的,如果我不签这个字,不让他做这个手术,可能病人就没了。我跟心脏科医生打了个招呼,所有的责任我来承担,救一条命总比害怕担责任强。”

  王军正在给老人做手术

  由于王轶医生的及时抢救

  为老人的入院抢救打好了基础

  又有医护人员全程按压

  再加上王军医生担全责及时手术

  老人已经转危为安

  医护人员的接力和给力

  筑起了老人生命的天空

  “谁让你救了”

  然而

  现实中除了这样暖心的案例

  也有让人寒心的情况

  同样是在1月4日,辽宁锦州

  120急救中心

  将一名老年患者

  送至锦州市中心医院救治

  经CT检查为多发脑梗塞

  但患者经抢救清醒后

  反问医生“抢救我干啥”

  医院通知家属后

  家属不仅不感激

  还谩骂指责医生

  “谁让你救了”

  医生有担当,法律有后盾

  患者也要有良心

  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去年12月14日正式施行。

  《解释》中明确规定:

  对于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医务人员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患者因此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不想你死去的是医生”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有了法律做后盾

  医生为患者的生命担责也多了一重保障

  而作为患者及家属

  要有良心

  切莫让负责任的好医生

  救了人却寒了心

  为好医生点赞!

责任编辑:焦志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