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我国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脱贫攻坚距离取得决战胜利的时间只剩3年,在时间紧、任务重、面临的挑战众多的条件下,必须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应结合各深度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优化和完善现有精准扶贫方案,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3年以来,我国通过建立和运行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在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等诸多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仍然取得了贫困人口持续较大规模减少,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贫困县绝对数量开始减少等优异成绩。
但是,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和解决整体贫困问题,我国的脱贫攻坚仍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尤其是部分地区脱贫攻坚进展仍然比较缓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依然存在较大的困难、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和脱贫仍然存在不小的压力、部分低收入人群存在返贫风险等。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除了要继续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扶贫工作机制外,还应结合脱贫攻坚的实践和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和支持措施。
探索扶贫资金和社会资源投入持续增长的方式
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少地区需要加快脱贫的速度。这一方面要求创新扶贫方式,提高扶贫和脱贫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求继续探索增加扶贫资金和社会资源投入的政策和方式,改善资源分配和利用。
第一,需要继续保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高速增长,因为财政资金投入增长,不仅本身是政府主导扶贫职责的体现,也是动员和支撑社会资金投入增加的基础。
第二,需要进一步增加和整合行业资源支持全国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让行业部门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继续探索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筹集脱贫攻坚资金。
第三,需要探索金融部门进一步参与和支持脱贫攻坚的政策、产品及其组合,推动金融扶贫政策和产品更加切合精准扶贫的实际和需要。尤其需要探索和开发信贷支持与保险、期货等结合的混合金融产品和支持政策,在增加脱贫攻坚资金投入的同时,帮助扶贫对象减少和规避风险。
第四,需要扩大和加强东西协作和社会帮扶,将企业帮扶引向深入。
关注并有效应对低收入人群返贫风险
2014年至2016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受就业结构、市场需求、可用财力及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扩大的情况。目前,低收入农户平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国扶贫标准,如果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不能有所增长,就有可能出现一边扶贫、一边产生新的贫困人口的局面,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缓解,精准扶贫就会“面临按下葫芦浮起瓢”的风险。
要化解这一风险,需要尽快调整政策进行应对。第一,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增加低收入农户收入,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低收入农户的收入;第二,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第三,将现行农业产业化扶贫和就业扶贫政策的受益对象适当延伸到低收入农户;第四,完善农业生产支持补贴及配套政策。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兰区: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园难”2021/09/07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