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我会种田
从“要吃饱”到“吃得好”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手里有地,心中不慌。过去,种地是为了填饱肚子,如今,种地是为了解决更高的生活追求。
2014年,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创新之路,种粮大户程夕兵开始进行新的探索。
踩着这片土地,程夕兵把一辈子的汗水都倾注在田家地头。“刚开始家人对于流转土地是不同意的。”程夕兵说,但形势逼迫我们农民把土地集中起来向种粮大户转变,搞高效农业,这样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程夕兵凭借自己多年的种田经验,反复走进农户家中联系交换土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自己花钱进行平整,近三年光土地平整就花掉十几万元。
流转土地后,他通过自筹、优惠贷款购买耕种、收割设备,现在除了水稻插秧环节,他流转的土地全部实现耕种收机械化。
日常田间管理中,他起早贪黑,经常天不亮就到田里劳作,然后再到村里上班,下班后又跑到田里看庄稼长势,看看缺不缺水、生没生虫、要不要施肥。
顶着压力搞土地流转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程夕兵在春秋的交替中,慢慢地经营和付出,在与土地的接触中,用一滴汗水一抷土获得土地的回馈和慰藉。
现在,程夕兵共流转代种土地近600亩,整成4300亩高标准农田。这片高标准农田的集中流转,一方面家里可以有稳定租金,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提升了土地价值,原先的地八分一块,五分一块,很零碎,现在集中整治后,田是田,路是路,机耕、灌溉更方便,收入也明显提高了。
程夕兵说,从土地来,到土地去。土地不仅给了小岗村农民温饱,更给小岗村农民带来了骄傲。下一步,他要打造一个农业产业链,申报家庭农场,建设烘干房和米厂,从粮食种植、烘干、加工,再到消费者的餐桌,实现一条龙的服务,用标准化生产的粮食打造小岗粮食品牌,让消费者吃上绿色放心粮食产品,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奔小康。
程夕兵的一句“我是农民,我会种田”的背后,是小岗村新农人传承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再创新再创业的故事。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兰区: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园难”2021/09/07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