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出炉 2017有遗憾 2018很乐观
2018-01-17 10:09:23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月17日讯 今天,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2017年第四季度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报告出炉。总结来看,大致为一句话——2017有遗憾,2018很乐观。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同时,8家权威机构对2017年四季度GDP平均预测值为6.7%,趋势企稳。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利好环境,虽然本季度为全年中的传统求职“淡季”,申请人数持续下降,但因同期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增加,本季度CIER指数上升至高点,达2.91。总体来看,与上季度预测相一致,本季度景气指数持续向好,但结构矛盾依旧突出。

  2017年四季度就业景气指数持续走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时表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具体表现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的GDP增长均为6.9%,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长达7.7%~7.8%,八家权威机构对四季度的GDP预测也较为乐观,预测平均值为6.7%。从就业市场的景气指数来看,一季度CIER指数为1.91,虽呈现季节性回落,但要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二季度受企业用工需求增加,以及求职申请人数下降的影响,CIER指数上升至2.26;进入第三季度,受宏观经济增长的持续影响,企业招聘人数出现小幅上升,而同期的求职申请人数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使得CIER指数上升为2.43;第四季度得益于宏观经济指标趋稳的利好环境,虽然本季度为求职的“淡季”,申请人数持续下降,但本季度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增加,令CIER指数上升至有史以来最高值2.91,同时,根据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全国用工需求同比增长达39%,也呈现出需求增加,形势向好的局面。CIER指数的变化趋势与上季度预测相一致,表明当前就业形势持续趋好。总体而言,2017年就业形势好于过去年份。

  行业之间“天沟”差距有所缓和总体来看,本季度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景气极化程度有所缓和,CIER指数最高和最低行业之间的差别倍数,由上季度的28倍降低为本季度的14倍。由排名结果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就业景气最好的仍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其它就业景气较好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保险和中介服务等,这些行业与上季度相比,排名和CIER指数变动较小。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基金/证券/期货/投资等行业CIER指数持续小幅上升。在就业景气较差的行业中,印刷/包装/造纸、电气/电力/水利、检验/检测/认证等行业的CIER指数仍然偏低。仪器仪表及工业自动化、办公用品及设备、租赁服务、物业管理/商业中心等行业排名略有调整,CIER指数有所上升,但仍在就业景气较差行业中。值得注意的是,能源/矿产/采掘/冶炼仍未出现在就业景气较差的十个行业中,第二季度CIER指数为0.60,第三季度为1.84,第四季度为1.68,就业形势向好的趋势明显。

  哈尔滨等二三线城市成求职新沃土

  按照2017年《第一财经周刊》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新分级名单”对55个样本城市进行分类,得到不同城市等级2017年第四季度CIER指数。2017年第四季度的CIER指数仍呈现一线、新一线、二线以及三线城市依次递增的趋势,并且各等级城市CIER指数的环比均有所上升。其中,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为0.85,表明目前在一线城市中,企业招聘需求人数要少于求职申请人数;新一线CIER指数为1.44,表明企业招聘需求多于求职申请人数;而在二线城市CIER指数超过2,三线城市CIER指数更是超过3,表明在这些城市中,企业招聘需求人数要明显多于求职申请人数,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这一趋势可以从智联招聘用人需求数据中得到进一步印证。2017年第四季度一线城市在线招聘职位数同比负增长,为-6%。而新一线在线职位数上涨51%,三线、四线城市的职位数则同比分别大涨125%和395%。结合实际情况可知,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中户口指标在逐渐收紧,而新一线城市为代表的就业市场第二阵营,则以各种丰厚的待遇和落户条件,吸引百万大学生及高端人才回流就业创业。综合多方面因素,新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就业形势相对较好,正在成为求职新沃土。

  大型企业景气上升小微企业下降

  2017年第四季度大型企业CIER指数最高,为2.61,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小型企业CIER指数最低,为1.34,就业形势相对较差。中型和小型企业的CIER指数接近1,表明中小型企业的招聘需求与求职申请人数的供需整体较为匹配,就业形势相对稳定;而大型和微型企业的CIER指数相对较高,表明这些企业中,招聘需求人数要多于申请人数。从CIER指数的环比变化来看,本季度大型和中型企业的CIER指数环比有所上升,而小型和微型企业的CIER指数环比有所下降。其中,大型企业的CIER指数上升幅度较为明显,从2017年第三季度的1.90上升为第四季度的2.61,与上一季度相比,大型企业近期用工需求增加,就业形势有所改善;而微型企业的CIER指数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从上季度的2.27下降为本季度的1.96,主要由于企业用工需求人数环比下降了51.7%,而求职申请人数环比增加了2.4%,因此CIER指数有所下降。

  外资企业虽低位但景气指数上升明显2017年第四季度民营企业的CIER指数仍最高,为1.63。此外,股份制企业、国企、合资企业和上市公司的CIER指数要高于1,分别为1.47、1.30、1.43和1.50,表明这些企业招聘需求人数要高于求职申请人数,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而外商独资企业的CIER指数最小,为0.93,表明求职申请人数略高于企业需求人数。从环比情况来看,本季度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由于用工需求下降,CIER指数略有下降;国企和合资企业的CIER指数略有上升;上市公司和外商独资这两类企业的用工需求大增,就业形势有较大的改善,其中,上市公司第四季度在线职位量环比增加了138.0%,CIER指数由第三季的0.65上升到本季度的1.50;外商独资的CIER指数尽管仍处于低位,但已有明显回升,从3季度0.59上升为4季度的0.93。智联大数据显示,2017第四季度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招聘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成熟的互联网巨头以及蓬勃发展的高科技公司多为民营和股份制企业,这类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依托政策支持和科技前景,释放出更多的用人需求。

  2018年就业形势预测总体乐观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剔除主要由于人口结构变迁所造成的CIER指数的长期上升趋势,以及由于企业招聘和求职者申请的季节性变化等因素,2017年第四季度CIER指数(周期成分)与上一季度基本持平,但高于2016年同期水平。这一特征表明,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基于计量模型的预测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CIER指数将出现季节性回落,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将保持上行态势。

责任编辑:孙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