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扶贫搬迁挪“穷窝”
在拓宽产业促进增收的同时,“住得好”也被进一步提上日程。
由于白塔畈镇山场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直以来,村民上学、通讯、生产生活总是困难重重,成为了脱贫路上的一大“拦路虎”;加上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机会较多,深山区贫困人口进一步向集镇集中,异地搬迁成了当地扶贫的一种快捷的方式。

白塔畈镇刘冲村村民蒲秀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傅晓羚摄
白塔畈镇刘冲村的村民蒲秀琴始终记得搬迁新居之前住的破草房,一到阴天就漏雨,几乎难以度日。回忆起以前的居住环境,村民吴秋云更对“交通不便,道路不好,没有自来水”印象深刻。

白塔畈镇刘冲村村民吴秋云的母亲所居住的新家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傅晓羚摄
据了解,2016年,镇政府动员D类危房贫困户、无房户到中心村庄安置点建房,确认了2016年304户、2017年28户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同时,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房屋拆除重建户均予以万元以上的补助。以刘冲村为例,2016年,刘冲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期已建成住房60套,解决了60户245人的安全住房问题,其中贫困户16户57人,一般危房户35户173人;而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的4户9人均已入住,道路硬化等配套工程完成了招标,正在准备建设中。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县考察脱贫工作时曾指出,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在白塔畈镇,通过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越来越多村民正一步步实现“住有所居”。

刘冲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楼房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傅晓羚摄
也是在2016年底,蒲秀琴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成为刘冲中心村庄一排排二层小楼内的住户之一,厨房、客厅一应俱全。用她的话说,“有生之年能够住进这样的房子”,是一件从来没有想到的事。如今,除了种植、销售板栗、茶叶等产品,她在闲暇时期还会应聘村内的公益性岗位“打零工”,做个护路员,或是保洁员。新的一年里她期待着,未来的日子生活质量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兰区: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园难”2021/09/07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