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建设文化强国的行动方略
2018-01-30 14:07:12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程惠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作者:程惠哲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近年来,文化和文化工作成为全党全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在讨论过程中,免不了产生一些争论和分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许多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结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使大家对于文化领域的认识趋于一致,文化思潮呈百川归海之势,汇聚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上来,汇聚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上来。

  十九大把文化强国建设热潮推向时代高点

  习近平同志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文化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等场合,多次就文化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文化是十九大报告的亮点、重点和出彩点。在十九大报告32000多字的篇幅中,共用了2300多字集中论述了文化问题、专门安排了文化工作。具体来说,十九大报告的第七部分专门在讲文化工作,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一些段落也在集中讲文化工作。报告论述了思想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文化光辉灿烂、不可或缺。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的重点论述历历在目,亮点熠熠生辉,出彩点光华照人。强调了对理想信念的追寻、对精神力量的张扬,强调了坚守文化立场、担负文化使命、培养时代新人、引领践行中国先进文化等重大概念,为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确定了方略。此外,大会还决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同写入党章,这一举措也验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殷殷期盼。

  文化强国建设是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巨大力量

  十九大报告为什么以如此多的篇幅来强调文化建设?在报告中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文化极端重要,文化是推动国家民族兴盛的强大力量。

  文化事关民族复兴伟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精神食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而丰富,要通过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尽力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提供精神指引。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是助推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心灵家园。

  文化关乎时代新人的培养。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文化创造和进步是时代责任,是我们的重要使命。我们作为当今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要为这个伟大时代画像塑魂,要成为时代历史的书写者、描绘者,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引领中国先进文化“走出去”。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