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儿童色情信息:潜伏网络空间的黑暗链条
2018-02-03 07:13:39 来源:新华网  作者:袁汝婷、毛一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不是每一条举报都有回音

  “基层警方很负责,相关部门也颇为重视,但犯罪分子以游击战术见长,善打擦边球,且不少涉及跨地域、跨境办案,抓捕难度大。”

  在新浪微博上,凯文拥有77万粉丝。认证为“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的他,是网络上打击网络色情产业链关注度很高的大V。

  他平均每个月会收到几百条来自粉丝的爆料。有特殊情况时,“一天就有几百条”。这个数据的背后,是儿童色情信息地下链条触目惊心的发展程度和亟待重视的打击缺口。

  他“扒皮”非法论坛、恋童癖博主的微博,评论转发量往往以数千计。他像“小党”一样,经常@相关管理部门,也会通过微博私信联系官微、在相关的网络举报中心通过官方渠道举报。

  但是,不是每一条举报都有回音。

  这并不能归咎于管理部门处置懈怠。用凯文的话说,“基层警方很负责,相关部门也颇为重视,但犯罪分子以游击战术见长,善打擦边球,且不少涉及跨地域、跨境办案,抓捕难度大。”

  不可否认,儿童色情地下链条猖獗发展的背后,是目前对其打击的确存在多重切实困难,取证、认定及执法难度皆高。

  首先是取证难——不法分子习惯于利用网络隐蔽性及法律“真空”打擦边球。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张鸿巍介绍,儿童色情犯罪分子善于利用法律“真空”地带打“擦边球”。比如,法律里对传播淫秽物品要求是当众播发,但儿童色情网站多数是付费会员制,或通过QQ、微信小范围传播,观看人数不定,但实际潜在观看可能性大。

  其次是认定难——目前的违法标准囫囵吞枣,儿童与成人混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司法实践中处理儿童性侵案和成人性侵案标准差异性有时不是很明显,这往往导致定案门槛过高,给不法分子留下了灰色空间。由于目前对猥亵儿童行为认定标准并不明晰,“西边的风”一案中,吴鹏升甚至曾理直气壮称拍摄视频是出于“儿童性教育”目的。

  第三是执法难——跨区域作案导致难以打击非法源头。凯文告诉记者,一些儿童色情网站的域名注册地址和经营人所在地不在一处,一旦被发现,就切换新区域甚至境外服务器打“游击战”。他曾多次举报,但警方在对涉案人员归属地进行查询后,若不属于当地,则须汇报上级,再分派到非法人员归属地调查,链条长、流程复杂,很多案例,都因此难以查处。

  在这其中,打击难度最高的,是服务器设在境外的非法网站论坛。

  在长期跟踪关注儿童色情地下链条相关线索后,凯文和一些互联网企业达成了合作,他会把涉及相关产品的违法线索及时反馈给管理后台,查实后直接关停。

  保护儿童,法律如何长出牙齿?

  一是要推动完善立法保护精细化、严格化;二是建议成立专案组,打掉儿童色情地下链条;三是强化多部门联合处置机制,维护被害儿童权益,形成闭环;四是加强对儿童及家长的针对性普法教育,完善被侵害儿童的救助机制

  有维权人士向记者反映,目前,儿童色情信息地下链条,从诱骗、拍摄到后期制作、分销、线下交易,有严格的组织链条,难以追溯源头。

  受访的法律人士及公安、互联网技术人员指出,利用网络传播儿童淫秽信息是一种新型犯罪。从表面上看,这是淫秽信息传播,但背后不容忽视的是儿童被不法侵害,侵害儿童的行为甚至变成牟利非法产品。

  如何让保护儿童的法律长出牙齿?

  一是要推动完善立法保护,提升精细化、严格化水平。张鸿巍认为,当前猥亵儿童标准界定不清、证据认定门槛过高,对一些不法分子惩治力度弱。对儿童色情、性侵等应进行整体立法,要跟性侵成人犯罪有所区分,打击力度更大,评估内容和标准更精细、更具实操性。

  二是建议成立专案组,打掉儿童色情地下链条。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委员、律师郑子殷说,猥亵性侵儿童信息传播此消彼长、屡禁不止,不能只打击论坛、社群这样的末端平台,而应严厉打击源头。公安部门应严查视频来源,对传播平台要进行行政处罚,对源头组织者要追究刑责。

  三是强化多部门联合处置机制,维护被害儿童权益,形成闭环。郑子殷等人建议,处置儿童色情违法犯罪,涉公安、网信、司法、团委、妇联、民政等多部门,要形成联动,及时互通情况,合力打击。

  四是加强对儿童及家长的针对性普法教育,完善被侵害儿童的救助机制。法律专家指出,一些案例中家长受到“儿童模特面试”等蛊惑参与视频图片拍摄、未成年人自愿发生色情交易,皆暴露出法律意识淡薄,亟待加强普法与自我保护教育。

  据通报,全国至少已有69起因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而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其中,强奸、性侵和猥亵共18例,是最为高发的主要类型之一。郑子殷认为,在完善被侵害儿童的救助机制上,民政部门要发挥“兜底”作用,对被撤销监护权的儿童进行安置。

  相关部门的打击行动,已见成效——

  今年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5起涉儿童色情信息典型案件,其中就包括“西边的风”。另外四起,也多以诱骗儿童录制、售卖淫秽视频、建立社交群组传播淫秽视频等为主,办案地域涉及河南、内蒙古、辽宁、天津、贵州。

  2016年,浙江慈溪市出台《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规定除了未成年人实施犯罪,其他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在刑满释放后或者假释、缓刑期间,其户籍信息、照片、身高、罪名、判处刑期、信息公开期限,以及现住地址、工作单位等信息,都将在指定渠道公布。

  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同样出台了《关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及信息公开制度》。

  这些新规刚刚出台,就备受关注,也让凯文看到了希望。“总有一天,他们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当凯文收到一些孩子的求助、求救信息时,他相信,法律一定会还他们公道。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