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表演赛结束后,各国运动员一起合影留念,依依惜别。光明日报记者王东摄/光明图片
巴赫:希望北京树立起“新标杆”
国际奥委会在2014年12月通过了奥林匹克运动未来的路线图——《奥林匹克2020议程》(以下简称《议程》)。按计划,全部40条改革举措将在2020年前就位,这些改革建议中有6条与举办奥运会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筹办方面,共有100项规定,分为赛事管理、赛事要求和给组织者的支持等三大类,包括缩小场馆规模、重新规划交通、优化现有基础设施和媒体服务、优化人力配置、多个体育项目共用场馆,同时还涉及开闭幕式、接待、门票以及残奥会等方面。
新规主旨很明确,就是为了简化申办流程、降低办奥成本、分担东道主压力、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出现的浪费,从而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按照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设想,新规将让未来的夏季奥运会节省约10亿美元,冬季奥运会节省约5亿美元的开支。
在平昌冬奥会举办期间,巴赫曾向媒体表示,《议程》将首先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开始生效,“我们已经和北京冬奥组委进行了沟通,探讨使用不同场馆、位置以及场馆规模等问题,从而缩减成本”。在巴赫看来,北京早在新规颁布前就已经做得非常好。例如,“水立方”将会成为冰壶赛场;延庆赛区的场地将设计大众滑雪赛道,未来会向普通游客开放;而北京冬奥组委将办公区设置在首钢工业园区,并将这个过去的工厂打造成休闲、娱乐和体育中心,这些都体现了多次利用的理念。
巴赫还表示,他希望看到北京在办奥过程中树立起“新标杆”,他本人也相信北京能够“办一次省钱的冬奥会”。
国际奥委会运营总监克里斯托夫·杜比则更多地从奥运会本身出发提出愿景,他表示,冬季奥运会受到的关注度始终不如夏季奥运会,提升冬奥影响力是北京冬奥组委的工作重点之一。他认为要让冬奥影响力更大,首先要让更多国家参与到冬季项目中来。“要让那些没有冬季运动传统的国家举办比赛。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通过让一些新的国家举办冬奥,使人们理解并参与这些运动。”杜比说。
杜比认为,在北京举办冬奥是扩大冬奥群众基础的绝佳机会。“中国提出‘三亿人上冰雪’是个很好的计划,让这么多对冰雪感兴趣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冬奥的影响力自然就会增大”。
提升冬奥影响力的另一个途径是体育层面的推广。“我们在一些新的国家推广冬季运动,比如吸引巴西等国加入进来。一旦参与进来,人们就会受到激励从而让该运动拥有机会。”他说。
杜比也对2022年北京冬奥充满期待。“北京奥运从一开始就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直延续到2022年冬奥的日程中。中国人在赛事组织方面能做到广泛参与,这对我们和中国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奥运”。
国际奥委会战略沟通总监丽贝卡·爱德华兹对四年后的北京充满了期望,因为届时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她说:“北京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令人惊艳,我希望这次做得更好。”爱德华兹听说过中国“三亿人上冰雪”的计划。她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吸引那些并不经常运动的人参与进来,激起他们的运动热情。”
更让爱德华兹兴奋的是,北京已做出计划并正在一步步实现让大众充分参与奥运、感受奥运精神的工作,她认为,在平昌冬奥期间不仅要关注运动员,更要关注一些普通参与者,比如志愿者也是冬奥的一部分,在他们身上有不少感人的故事,“没有他们就没有奥运会”。
她还提到国际奥委会90%的收入都被用于发展体育运动,资助运动员和教练。这些人从体育运动中学会了领导力,合作、分享精神和理解其他文化。“我希望讲述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奥林匹克。”爱德华兹说。
国际奥委会医学总监理查德·巴杰特则希望四年后的北京是一次让运动员远离兴奋剂、更“干净”的冬奥会。他认为平昌冬奥会在反禁药方面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采用了更新的检测技术,预计到北京冬奥会时,检测的效率还会进一步提高。“现在我们进行血检和尿检,以后可能采用新的检测方式,比如引入干血斑检测法等,这对运动员来说更加方便快捷,我们尽可能选择让运动员觉得更友好的方式检测。”他说。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区打造金源文化主题公园2021/09/06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