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器官捐献协调员王璐: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2018-03-01 10:09:28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郭文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王璐参加卫计委十九大精神百姓宣讲团巡讲活动。本人供图

  勿以善小而不为星星之火可燎原

  截至目前,王璐已经在这项工作中探索了近8年。在这8年当中,佑安医院的协调员也从她一个人的“单枪匹马”变成了9个人的“团队作战”。在王璐和团队的探索下,佑安医院也建立了比较完善和科学的器官捐献流程,整个流程包括22个环节,12组人,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独立工作,各司其职。王璐也在一步步的探索中亲眼见证了器官捐献理念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过程。

  据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2010年前后,我国公民逝世后捐献的器官占到器官来源总量的比例几乎为零。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4日,中心已见证成功捐献15011例,捐献器官41509个,有373536人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当然,这些进步都离不开器官协调员们的不懈努力。他们来回穿梭于各个医院之间,一次次地和各个部门沟通协调,一遍遍地向其他医生以及患者家属普及宣传器官捐献理念。除了工作中必需的场合,王璐还做了很多其他的尝试。比如,走进社区做宣讲活动,虽然参加活动的大多数都是不具备捐献条件的老人们,但是王璐认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于宣传这样一个新的理念来说,老人们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只要坚持做下去,知道这件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从去年开始,王璐还在首都医科大学开展了公益的辅修课程,从教育方面入手普及器官捐献的理念。王璐认为,要改变国人的观念,教育是最有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去年的一次教学让王璐印象深刻,因为课堂上的所有医学生们都表示愿意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器官捐献是一项自愿的、无偿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一位有爱心的公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回报社会,亦是对生命最大的慰藉。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加温暖而努力,王璐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