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到来,看到网上都在激烈讨论
北方“元宵”与南方“汤圆”的区别时,
小编实在一头雾水
元宵=汤圆吗?汤圆不是冬至才吃的吗?
不对,那本小编元宵节吃什么?
更奇怪的是居然有人高喊着
“元宵节不是吃饺子和馒头吗?”
你确定不是来砸场子的??

俗话说
“三里不同俗,七里不同音”
元宵节这么一个好吃的节日
小编仿佛又看到了南北方人的辩论大战

好啦
让可爱的小编带你看看
那些南北方在元宵节不同的习俗吧

到底是元宵还是汤圆
由于元宵和汤圆都是用糯米粉做皮,并且常采用芝麻、白糖等做馅料,因此容易让人混淆,但它们在制作工艺上还是有很大区别。
北方“滚”元宵
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南方“包”汤圆
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吃时一般都是用水煮,汤圆煮后汤比较清,不乱汤,皮面润滑,馅流动性好。

无论吃的是元宵还是汤圆,虽然在形式上有区别,但是所要表达的寓意都一样,就是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无论吃什么,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就是最大幸福的。

元宵节期间南北方饮食特色
南方人的菜肴,多以精致细微见长,并格外讲究情致,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料讲究。南方的菜肴自然也打上这鲜明的地域烙印,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盛放的器具花色、菜盘的细节装饰,格外讲究。就烹饪方法来讲,无论是烤、是焖、是蒸、是炖,还是炙、是熘、是炒、是拌,南人都有一套繁杂而讲究的程序,追求的是个鲜、嫩、香、滑,以求满足味蕾的各类微妙体验。

北人的菜肴,则以色艳味重取胜,北方菜一菜多味,咸甜分明,酥烂香脆,色鲜味浓,明油亮芡,讲究造型。烹调方法长于扒、炸、烧、蒸、炖、锅,以炖、酱、烤为主要特点,形糙色重味浓。粗线条的北方菜,不拘泥于细节,颇像粗线条的北方人。许多菜肴表现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化或者外脆里嫩、外酥内烂的特征,口味醇厚香浓,菜肴丰富又实惠。

南方和北方,除了食米食面、食鱼食肉的差异。在烹调习惯、口味风格方面亦有巨大不同。就总体来讲,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南北方民俗文化特色
南方:
江苏省:武进区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於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省: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於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
江西省:新建县民于元宵扫墓插竹为灯。万安县城各乡均于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四川省: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云南省:云龙县于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于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北方: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凶吉,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
河南省: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一个接一个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的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泰安市宁阳县的元宵送灯至祖坟。滨州市博兴县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日照市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葆青春年少。
陕西省: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

(图片来源于网络,综合人民网、搜狐网、百度百科等)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