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通报“空姐遇害案”@梨视频
东北网5月11日讯 昨日,“空姐深夜搭顺风车遇害”一事引起网友广泛关注。5月5日晚,祥鹏航空员工李某珠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驻勤酒店搭乘顺风车前往郑州市区途中不幸遇害。目前凶手仍在潜逃中,公安机关已成立专案组,并已锁定嫌疑人,正在全力抓捕。经警方调查,作案人员是一名滴滴注册的顺风车司机,身上携有凶器。
事件经过
空姐深夜搭顺风车遇害
5月5日晚,空姐李某珠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驻勤酒店搭乘顺风车前往郑州市区途中不幸遇害。身高174厘米的李某珠是山东济南人,今年21岁,遇害前在祥鹏航空公司做空姐。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李某珠父亲的好友吴先生,吴先生在李某珠遇害后跟随李先生前往郑州帮忙处理相关事宜。
据吴先生讲述,5月5日晚上,李某珠到达郑州,当晚和同事回酒店换装洗浴后,临近晚上12点通过滴滴叫了一辆顺风车前往郑州火车站,打算连夜乘火车回山东济南的家里。
事发前曾称遭司机性骚扰

据吴先生介绍,自己和李某珠的父亲是多年的好哥们,在他的印象中,李某珠是一个特别懂事、听话的女孩,“她非常乖巧,也很聪明,是家里的独生女。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事发前,李某珠曾给同事发消息称遭到司机性骚扰。李某珠和其同事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5月5日晚上临近12点,李某珠给其同事发信息说,司机行为有些变态,对她性骚扰,“说我长得特别美,特别想亲我一口”。其同事回复称:“你不搭理他。”
据其同事介绍,收到李某珠的微信后,其同事曾给她打电话,李某珠称“没事”,随后挂掉了电话,通话时间只有几十秒钟。
“李某珠原本计划回家,但是到6日晚上,仍然没人能联系上她,以为是手机丢了。”吴先生称,6日早上,他接到李某珠父亲的电话,“他非常着急,说李某珠一直联系不上,可能出事了。”预感到不祥,7日下午,吴先生开车和李某珠的家人来到郑州市公安局航空港派出所报警。
吴先生说,得知李某珠遇害后,她的父母情绪非常不好,“他们现在只有一个诉求,就是赶快抓住凶手。”
嫌犯弃车跳河警方全力搜捕
针对此事,郑州市公安局宣传处一名负责人表示,作案人员是一名滴滴司机,身上携有凶器,凶手仍在潜逃中。目前,公安机关已成立专案组,并已锁定嫌疑人,正全力抓捕。
据郑州市公安局通报,5月6日凌晨,郑州市航空港区发生一起命案,受害人李某珠(女,21岁,山东济南人)在搭乘网约车途中被害,网约车司机刘某华(男,27岁,郑州航空港区人)有重大作案嫌疑。经专案组调取事发地附近多路监控,顺线追踪,显示嫌疑人刘某华作案后弃车跳河,现警方正在相关区域全力展开搜捕。
昨日下午,李某珠所供职的祥鹏航空公司发布声明。声明称,经郑州警方通报确认,祥鹏航空员工李某珠于2018年5月5日晚从驻勤酒店搭乘网约车前往市区途中不幸遇害。我们对年轻生命的陨落及失去一位亲爱的员工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对遇害员工家属致以最深切的慰问。同时,祥鹏航空公司表示会不遗余力地为家属提供法务咨询、心理援助等帮助和支持,并呼吁广大民众向郑州警方提供线索,期望案件早日侦破,将凶手绳之以法。
滴滴悬赏百万元寻找疑凶司机
5月10日晚间,滴滴对外发布100万元的悬赏令,向社会公开征集线索,同时公布了嫌疑人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和照片。

观点:消极的滴滴
这并不是滴滴第一次因为恶性事件被推到风口浪尖,在一周之前“滴滴投资人被打”事件的影响还未散去。用户对滴滴的评价一度恶化,有人开玩笑称“滴滴打车”已经变为“滴滴打人”,现在已经是“滴滴杀人”了。
用户口碑的恶化与滴滴对投诉事件的消极反应相关。据了解,有不少用户经历过“投诉处理不及时”、“投诉无果”等问题。在恶性事件发生后,滴滴往往会第一时间做出表态,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公关对策。滴滴对平台司机的监管,远远不够到位。
资料显示,用户在申请网约车时,只需要提交简单的资料,经审核后即成为滴滴网约车司机。相比较传统出租车而言,滴滴的审核还不够严谨。同时,滴滴在对待政策上,也颇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嫌疑。
配套监管拦不住无证车
针对网约车现象,国家管理政策早已出台。2016年07月28日,《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外公布,对从事网约车的车型、驾驶员做了硬性要求。后续各地又出台了具体政策,如要求京人京车、3年以上驾驶经历,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等等。
但是这些政策依旧没有拦住无证车的出现。根据滴滴2016年发布的《移动出行与司机就业报告》,里面提到滴滴当时有1500万司机。但迄今为止,有统计显示,截止2016年,各地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只有10万本,车辆运营证约5万本。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网约车司机是“无证上路”。
数量如此庞大的“无证车”行驶在路上,不发生事故,恐怕有点难。
共享经济的弊端
滴滴问题频出,与滴滴自身的管理密不可分,但追根溯源,还是要从滴滴的模式说起。通过网约出租车业务发家的滴滴,于2015年上线快车业务。此项业务基于共享经济的模式,初衷是通过调动社会空闲资源补充城市交通需求。这种模式下,滴滴起第三方中介作用,对线下资源的依赖性很强,但管理能力较弱。
可以说,共享经济的软肋之一就是平台的监管能力弱。企业作为平台起连接作用,对接线上线下的资源。运营中,平台十分依赖线上用户和线下资源,因此运营中往往无法左右两个C端的质量。即便滴滴现在推出了保险、理赔等机制,但在一些问题上,诸如司机道德品质,司机驾驶技术等问题上,滴滴也无法完全把控。从这个层面讲,只能“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又无可奈何。”
巨头的责任
那么,恶性事件的频发从滴滴出发就爱莫能助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滴滴作为曾经垄断过网约车市场的巨头,已经走出砸钱培育市场的阶段。在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养成,滴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情况下,应从过分关注市场增长转向关注服务品质转移。毕竟诸如电商、文娱等曾野蛮生长的领域在达到用户流量高峰期后大都选择摆脱野蛮增长,更注重服务质量。这种策略也符合现在消费升级的趋势。
此外,在多个共享经济领域经历了“迅速走上风口再迅速衰落”之后,共享经济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诸如,盈利模式单薄、平台监管力度弱等。忽视这些弊端,盲目追求扩张,并不是优质选择。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需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实际来调整共享经济模式,从单一的平台模式中跳出,在“重模式”(租赁模式)与“轻模式”(平台模式)中寻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滴滴顺风车整改一周
针对“空姐乘坐网约车遇害”一事,5月11日下午,滴滴出行发布通报称,顺风车平台业务全国停业整改一周。
滴滴出行通报称,在针对郑州顺风车案件的自查中发现,该接单账号归属嫌疑人父亲,且正常通过了滴滴顺风车注册时的三证验真、罪犯背景筛查和接单前须进行人脸识别等安全措施。嫌疑人系违规借用其父顺风车账号接单。
同时,原有的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导致在该订单中针对夜间的人脸识别机制没有被触发。
此外,嫌疑人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语言性骚扰纪录,客服五次通话联系不上嫌疑人,由于判责规则不合理,后续未对投诉作妥善处理。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决定即日起做如下自查整改措施:
1、自5月12日零点起,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
2、其他平台业务对全量司机全面审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
3、运营及客服体系全面整改。

微博截图。
部分资料来源:央广网、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网、搜狐网等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