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美丽中国长江行】青山绿水还于民:探访长寿区可持续绿色发展新道路
2018-05-14 15:26:17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经处理后的污水清澈可见蓝天的倒影。孙美真摄

  工业废水由于含有有机物、高分子胶体和总磷,处理难度比生活污水难度大很多。该污水处理场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大大提高了工业废水处理质量,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长寿经开区应急指挥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已经建成了一套包括接警、成立指挥部、警戒疏散、应急抢险、医疗救援在内的完备的污染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大厅内一整面墙壁上都投放着环保检测综合管理平台的大屏幕,可以实时观测各企业的排污情况。且该管理平台建有所有企业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方便随时调阅。屏幕前有工作人员全天候应急值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应急处理反应速度。

  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厅。孙美真摄

  随后记者随行来到长寿湖,眼见碧波万顷,水光潋滟,天色旖旎,湖中岛屿星罗棋布,不禁感叹长寿区不愧为巴蜀鱼米之乡,很难将之与十五年前水质劣五类的“帽子”联系起来。

  长寿湖经过生态治理,已成为4A级旅游区。孙美真摄

  近些年来,长寿湖通过湖面清漂、取消网箱养殖、铺设沿湖截污干管等工作,水质由原来的劣五类提升至二类。由原来的肥水养鱼改为白水养鱼,即不投喂肥料的有机养殖,年产鱼量可达六百万斤。

  环保局工作人员从湖中采集的水样。孙美真摄

  据悉,长寿湖周边原本住的都是靠山吃山靠湖吃湖的居民,湖边就是农田,农业污染严重。为了治湖工作和长寿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修复,千余户居民搬迁至离湖边较远的安置房,一部分转为从事长寿湖旅游业相关工作。

  长寿生态旅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俊伟介绍称,去年游客达到150万人次,园区整体收入约达三个亿。

  “我们真正实现了还湖于民”,杨先生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焦志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