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西藏:错那县的脱贫致富经
2018-05-15 16:20:36 来源:新华网  作者:马艺萌 刘子明 陈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正在为客人煮面的尼玛拉姆(5月12日摄)。新华网记者陈琳摄

  建立合作社,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2011年,勒乡立足本乡茶叶种植海拔高、有机成分高、无污染等优势,成立了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茶叶种植、清茶加工、嫩茶加工以及茶叶销售等。截至2017年底,全乡可采摘茶田210亩,茶叶销售颇好。

  在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多年的达娃白玛向记者介绍,去年,仅茶厂工作,她就获得了3万多元的收入,其中包括茶田每亩500元的租金、每天130元的工钱,还有年底每个村民都能享受的分红。

  村民在勒乡茶园采茶(5月12日摄)。新华网记者陈琳摄

  “在茶厂每天能采2-3斤的茶叶,每个月赚的钱足够自己花了。”刚嫁到勒乡的25岁的益西拉宗笑着说。

  除了勒乡,位于错那县贡日门巴民族乡的斯木村,也根据当地土壤、植被和海拔条件成立了勒布沟特色产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由于海拔和气候原因,斯木村一带的苦荞具有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一年可产早、中、晚三季苦荞,亩产500-700斤。同时,斯木村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丰富的林业和林下资源。合作社对此进行了适度地开发,形成了高中低档5种“门香”系列产品;还利用天然“树挂”、松萝打造了“龙须草”枕。

  在运营模式上,合作社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当地群众的农产品,再对收购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特色产品。随着勒布沟旅游业的逐步升温,斯木边境小康村的竣工,勒布沟纯天然绿色的特色产品也在逐步进入游客的视野。

  自2015年投入运营以来,合作社为十几个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帮助群众上缴个人承担部分的养老保险金和合作医疗保险金。除固定每人每年分红600元外,群众还可以通过采摘原茶料、种植苦荞等增加收入。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