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珍稀鸟类“青睐”扬州的背后 公园成为城市新标签
2018-05-18 09:56: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三湾前后对比。袁秀月摄

  生态保护优先

  “我们在公园建设时就考虑到了生态优先。”岳兵表示,在生态修复和保育上只做“加法”,不做“减法”。

  为此,三湾公园在建设时采用了圈层保护的理念,公园内分为三个圈层:湿地保护区、缓冲区和参与区。核心保护区有三百多亩,实行封闭式管理,为生物营造休养生息的空间。岳兵坦言,经过两年的时间,三湾公园的生态保护成果已经初见成效。现在,公园里有40多种鸟类,还有一些比较珍稀的物种,如黑翅长脚鹬、金眶鸻、红头潜鸭等。

  缓冲区是与外环的过渡,设置了观鸟长廊、观鸟屋等,既可以感受湿地风貌,又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参与区则通过滨水河岸的拓展,形成带状公园空间格局,并与未来城市空间形成可休闲可游览的最外层城市公园系统,实现公园和城市的融合,达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效果。

  图为三湾公园核心保护区之一。袁秀月摄

  在保护的基础上,三湾公园还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种类达500多种。目前,园区内绿化覆盖率已达到了83%,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和无害化处置率均为100%,PM2.5值也优于周边区域。

  尊重原生态也是扬州公园建设的一大特点。在廖家沟中央生态公园中,就保留着原有的植物保护区——消落带,这是由于水位涨落,周期性露出于水面的土地区域。它在设计时既保护了消落带的现有环境,让原生植物持续生长,还利用高差营造出特色台地景观。

  三湾公园湿地景色。袁秀月摄

  做免费的公园

  自古以来,扬州都是园林城市,但那些园林多是私宅。而公园则姓“公”,它对公众免费、无门槛开放,也是市民无障碍、全天候的公共活动空间。

  2018年,扬州市还将新建七里河公园一期、文峰寺公园等近30个公园,改造提升大水湾古城环道公园等20多个公园。接下来,扬州的目标是让市民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公园,进行锻炼休闲。

  为此,扬州的很多公园都设置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廖家沟中央生态公园中,除了湿地景观之外,还有专门供人们健身的场所,如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秋千等。公园讲解员介绍,每天晚上都有许多居民前来锻炼。

  三湾公园城市书房。袁秀月摄

  “在公园建设当中我们也是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的各种健身娱乐需求。”岳兵表示,在三湾公园内,有一条3公里的环形跑道和其他运动设施,供人们健身所用。还有一间城市书房,临古运河而建,书房面积达280平方米,书目近一万册。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读者约10万人次,借阅图书约14万册。据城市书房管理员说,周末人数可达到五六百人,很多人都是席地而坐。

  从以商业街区为主到以生态体育休闲公园为主,公园体系也逐渐成为扬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进行城市发展?

  刘雨平表示,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妥善处理好。他说,除了管住绿色空间以外,还可以在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上做文章。如把建设用地相对集中,挖掘土地潜力,发展创新性产业等。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