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卷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立大志成大器担大任
姓名:秦川
2000年安徽考生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与“器”相关的古代诗文不胜枚举。每一种“器”都沉淀着文化内涵,也氤氲着文明气质。比如,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我们知道了“器”为器具;而“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则引申为人才。大器者,国之栋梁。
“人才是第一资源”。置身新时代,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欲担大任,需立大志、成大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所称,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然而,成大器,并不易。
成大器者,先立大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马克思少年时即在作文中写道:“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马克思一生穷困潦倒,屡经踬踣而不被击垮,正因胸怀大志,心无旁骛。
成大器者,应有大气。古人云:“器有大焉,高天厚地。唯其能容,容而不盈,故见其大。”如果没有博大气度,就会轻易被情绪所“绑架”,就会受困于小利,陷入一地鸡毛之中不能自拔。有大格局,大视野,大襟怀,容而不盈,举重若轻;进退行止,从容悠然,才能行稳致远。
成大器者,须修大德。人若无德,寸步难行。总书记曾强调,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古往今来,有太多人,尽管满腹才华却因道德有亏而身败名裂,难称俊彦。因心术不正而被时代抛弃,留下一世骂名。
成大器者,需挑大梁。拿什么挑大梁?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梦想再瑰丽,如果不用汗水浇灌就不可能绽放。新时代的舞台再广阔,如果不以实干为舟楫,也不可能抵达理想的彼岸。“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以奋斗为底色,才有出彩人生。
这个时代的丰富性就在于,选择是多元的,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正当选择。故此,不是每个人都希望成大器,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大器。这个社会需要大器,也需要“小器”,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辜负时代,不轻慢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自能刷出“存在感”。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奋斗中获得富足感、成就感,我们的社会就更有力量,充满希望。

△在河北衡水二中考点,考生表情轻松走向考场。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双城区完成民生微项目25个 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阳回应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儿时发生言语争执2021/09/01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