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新闻
英雄回家 | 这场全网接力诵读,就等你了!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王沪宁出席   默哀鞠躬!山河已无恙,英雄请回家!  英雄回家|重温经典:《谁是最可爱的人》  镜观·领航丨开学了,听总书记对青少年的这些寄语   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中国日报网评:英雄不朽 魂兮归来  求是网评论员: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力度  海外网评:共同富裕不是要削弱市场经济  王一鸣: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时评  >  新闻

用信仰铸就传奇

//internal.dbw.cn/ | 2018-06-29 15:01:59
 作者:    来源: 《光明日报》    频道主编:杨金光

   【光明论坛】

  作者:赵明昊

  始终信奉,忠诚实践。作为一名“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先生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传播科学真理,与时俱进探索理论真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郑德荣先生以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成就向人生谢幕,生动地诠释了一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传播者的意涵。

  沿着郑德荣先生的学术足迹,我们能看到他臻于至善、实事求是的品格。早在1948年,还在读大学的郑德荣毅然投奔解放区,进入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东北大学,刻苦学习,在留校后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毛泽东思想史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论析》……在长达60多年的时间里,一系列著作的刊发,填补了许多学术空白,匡正观点,开拓领域,为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深刻展现了“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治学精神。

  作为老一辈学者的典范,郑德荣先生从不贪图富贵享乐,其治学“严谨、求实、探索、创新”,深为后学所敬重。他努力贯彻“让学生切实感悟到通过导师的培养能够得到收益和进步”这一教学成果的价值标准,因材施教,根据博士生的个体差异,分别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指导教研;他认为“要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教学任务带动促进科研工作,以科研成果充实深化教学内容,良性互动,互为补益”,师徒一起攻坚写论文,他培养的博士大多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和领军人才。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从副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没有停止自己连续一贯、积极有为的忙碌生活,在90多岁高龄的时候,还抱病组织团队,宣传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毫无疑问,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让一个人埋首书斋60年;只有胸怀复兴梦想、对新时代充满信念,才能让一个人把一生奉献给马克思主义。

  我们常常会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田间的农夫或者书房中的哲学家,奔走奋斗的革命者或者不离工坊的匠人,不论出身背景、学识视野和际遇经历,都一定有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不尽相同,但意义本身却需要每个人付诸心血与努力加以实践。“人生若不包含人们没准备好为之赴死的东西,这种人生就不可能富有成就。”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回顾郑德荣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成就非凡,他用信仰铸就了传奇,用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补充了个人的人生意义之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千千万万如郑德荣先生一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为我们铺就前进的大道。而我们也在这样的先生感召下,努力去学习、去实践。

【联系我们】国内频道主编 手机号:15504500591

  视觉焦点

图片新闻

 

今日推荐

 

龙江万象

 

国内·国际推荐

 

影视图片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热点图片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