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脱贫,得先找到原因。当地深入查找,发现村民大多文化程度低,务工多以打零工、散工为主,务工收入低,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发展缺技术、缺资金。
当地开展“私人订制”式帮扶:缺技术的进行挖掘机技能培训和种植、养殖技术,对贫困户住房进行改造、缺乏养殖资金的帮助申请贴息贷款。
但这还远远不够,像苏小兰这样的村民,无法外出务工,种地收入不足,致富依然是难题。
2014年,村党支部书记苏育民在临夏州举办的西北五省农博会上,看中了高原树莓,请教专业人员后发现马巴村的土壤很适合种植。
不过要在村里推广新品种,并不容易。苏小兰觉得种一亩要花4000块钱,万一长不好怎么办?采摘了没人要怎么办?
为了避免风险,打消村民疑虑,2015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和文书每人试种了1.5亩。
原本,树莓是第一年长苗子,第二年进入挂果期,第三年进入盛果期,20年受益。意外的是,当地试种的第一年就有零星挂果。
苏育民说,树莓种植每亩需要成本4000元,今年平均每亩收益为7000元,是粮食等农作物的5倍。
于是村里成立了马巴村高原树莓种植专业农民合作社,吸纳贫困户为社员,计划种植200亩高原树莓,并和青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8年的收购合同,确保供销渠道畅通。合作社还计划等到了盛果期,增加销售渠道,举办采摘节现采现卖等。
这下,苏小兰放心了。
“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就我和老伴,地里种的够吃就行。”她家种了两亩树莓,加入了合作社。今年她家的树莓开始挂果了。

苏小兰家的致富果树莓
树莓的采摘从7月份开始,村里建立了专门的冷库,村民每天将采摘的树莓送到冷库,每公斤5元钱。
采访时恰逢雨天,苏小兰有点着急,因为没办法采摘了。
虽然不知道树莓最后会做成什么产品,但这个红色的果子苏小兰很喜欢,她摘了几颗让大家尝一尝,她说,种树莓要比小麦、玉米划算,还轻松。
今年,光树莓这一项,苏小兰家的收入可能就要增加几千块钱。
“如果今年摘得多,我家有可能会脱贫呢”,在苏小兰看来,这红红的果实能让她家的日子逐渐变得红火。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暴雨骤风天气频至 阿城区城管部门及时排险2021/08/30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