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转发!这些暴雨中的谣言不能再坑人了!
2018-07-31 15:34:34 来源:千龙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绵阳多个桥梁垮塌?

  7月11日上午,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绵阳遭遇大洪峰过境,在洪水面前,有人在网上拍视频,谣传东原被冲垮,更有人不明来源图片谣传桃花岛被淹。

  官方辟谣

  7月11日下午,绵阳市公安局交警直属一大队官方微博@绵阳交警一大队辟谣,网友拍摄的图片,镜头有雨水,造成视觉落差!蜀黍此刻监控探头拍摄的东原大桥,完好无损!不仅东原大桥完好,东方红大桥、三桥、二桥都完好无损!

  “移花接木”的谣言在多地“纷飞”

  此外,一些微信群也出现了诸如“全市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今天晚上开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的谣言,甚至指明会出现类似98年一样大的洪水。

  小编在网上搜索相关内容时,发现了大量的类似“消息”,其实这些消息从2016年就开始在全国多地流传,谣言内容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把地名进行了改动。目前,多个地方也通过政务官博辟谣。

  “雷电高空劈人”视频,实为特效处理广告拼接

  前段时间,青岛遭遇了暴雨雷电的恶劣天气,随后一段“雷电高空劈人”的10秒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视频里,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个黑色的人影悬浮在高空中,突然间被数道雷电击中,场面骇人。视频附文字介绍称:“昨晚青岛暴雨,一人不幸被雷电击中,卷抛到空中,在空中多次被雷击,场面十分恐怖,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视频动图

  经过查证发现,这段视频在去年9月就曾在网上热传,是一款手机游戏的创意广告,所谓的“雷电击人”只是配合广告效果制作的特效。有人故意将创意广告视频中标志性的“东方明珠”部分截去,还对视频画面进行了翻转等处理,将视频造谣为青岛“雷电高空劈人”的事件。

  遇事别急着转发,先问一句:真的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谣言常与自然灾害“结伴”。心理专家分析称,这有着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灾害时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迫切,而这个时候,判断也往往更感性,加上少数人为了博眼球,恶意编造谣言,让很多人在短时间难辨真伪,反而成了传谣的“帮凶”。

  此外,各种通讯方式如微信群、QQ群、朋友圈、短视频同时运转,让谣言的传播插上翅膀,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了半个地球。

  有图不一定是真相,毕竟这个时代“照骗”最流行,未经证实的消息一律不转不发不分享。

  谁来关上谣言的“水龙头”?

  对于一些暴雨和洪灾谣言,虽然互联网管理部门和警方经常都在辟谣,但这些信息却如斩不断的野草,“春风吹又生”,遇到合适的时机就大面积滋长,既扰乱网络传播秩序,又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

  面对汹涌而来的谣言,不管你是“智者”还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不管你是“大V”还是“草根”,都需要一台“谣言粉碎机”,这台“谣言粉碎机”即是政府相关部门,也是你我他。

  谣言止于智者、止于真相,更止于法律

  从2015年11月1日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中增加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想要根治网络谣言,除了对制造谣言、传播谣言的网民进行依法查处外,还要加强互联网业界的法制建设,让网络平台真正承担起建设绿色健康网络的主体责任。

  铲除谣言土壤

  坚决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焦志明
【专题】清网专项行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