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焦点要闻滚动**
搜 索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2018-09-24 09:24:15 来源:央视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今天(9月23日)是我国首个农民丰收节,这也是首个在国家层面专为农民设立的节日。金秋时节庆丰收,是表达对收获的喜悦,更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崇高礼赞。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地位就决定了农民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他称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还曾在多个场合谈到自己在陕北梁家河度过的7年农民时光。

  △1973年,习近平和延川县北京知青雷平生(左一)、陶海粟(右二)、雷榕生(右一)在延川。

  1969年冬天,16岁的习近平和其他两万多名知青一起,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开始了在陕北高原7年的知青生涯。这七年,也是习近平一生中难忘的时光。

  最壮的劳动力

  一年365天除了生病没歇着

  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习近平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和陕北的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来自城市的他不仅很快过了“劳动关”,还成了“最壮的劳动力”。

  2004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接受延安电视台专访,回忆起了在延安插队时的经历:“刚刚参加劳动的小女孩,十五六岁,我们当时也十五六岁,拿跟我们一样的工分,我们觉得简直是一种歧视,实际上是自己没本事。但是这一年下来我就干得没黑没白,风里雨里我们都在窑洞里铡草,牲口圈里铡草,然后一样一样地学。当然这些,一年过去了以后全掌握了,体力也上来了。后来就评成十分,十分还是里边最壮的劳动力。”

  2003年,习近平接受央视《东方之子》专访时,回忆了那段岁月:“一年365天,除了生病,几乎没有歇着。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还要去放羊,什么活都干。”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