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  国内要闻
搜 索
我见到了总书记!他们都是谁?总书记都跟他们说了啥?他们当中有你认识的吗?
2018-09-28 21:20:15 来源:新闻夜航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牵 挂

  2018年9月25日到26日,

  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总书记第二次到黑龙江。

  在建三江总书记亲问稼穑

  9月25日,习近平抵达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建三江。作为省级媒体随行记者,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明多,在现场看到了整个考察的过程。

  在建三江,总书记走进田间,拿起稻穗,仔细的看谷粒、观成色。远处正在收割稻田的农场工作人员看到总书记来了,纷纷跑了过来。有一个细节让记者李明多印象深刻,总书记不断地提醒大家:“水田不好走,慢慢来,别着急。

  当时,收割机驾驶员陆向导和他的“谷神”收割机正在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作业。小陆是七星农场的农业工人,家里种了384亩地。今年小陆花27万元新买了这台收割机,这是第一次开镰。让小陆和驾驶员伙伴没想到的是,总书记走到他们中间,聊起了收成。小陆最感动的是总书记在临别时跟大伙儿说了三个“衷心希望”。总书记说:“衷心希望农业进一步搞上去,衷心希望像建三江七星农场这样的地方,国有农场的现代化农业能够搞得更好、改革能搞得更好,也衷心希望农场的干部职工们能够生活得更好。”听完总书记说完这些,小陆内心特别激动,表示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

  习近平又到附近的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今年27岁的科研人员裴鑫宇给总书记介绍了如何通过稻米品质分析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米品种。她注意到一个细节,因为她的个子不太高,总书记在听她介绍时特意俯下身子侧耳倾听。面对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科研队伍,习近平说,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农业科技大有潜力、大有可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断提高!

  在齐齐哈尔他寄语“国之重器”

  26日上午,正在黑龙江齐齐哈尔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走进铁路货车试验研究中心,观看了正在进行的铁路货车疲劳与振动试验。总书记说,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优势,乘势而为,做强做优做大。中车齐车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于跃斌是第一次见到总书记,他说感觉到总书记特别平易近人,特别能想到科技人员的心里去。这让他们更有动力和决心,下一步把科技创新体系建好。

  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一重集团,走进轧电制造厂车间、水压锻造车间,察看企业生产情况。习近平说,中国是有着近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粮食要靠自己,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行百里路半九十,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没任何时期比现在更接近,也没有任何时期遇到现在这么多的挑战和困难。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他勉励大家,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制订好发展路线图,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把我们的事业越办越好。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佰鸣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大国工匠,作为一线骨干员工代表,他是代表一重劳模第一位与总书记握手的人,当时他的心情非常非常激动。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将来是我们国家主要的发展趋势,他比较有触动。以总书记讲话为引领,大家集思广益,把一重做大做强。为一重打赢“三大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责任编辑:连冬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