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整理
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那一年,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全民范围内掀起一股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热潮,屠呦呦和青蒿素也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全国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4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落地,中国科技工作者创新的激情被点燃和释放:“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在5G、量子通信等领域,我们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
今天,我国科技工作者站在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起点,迎来又一个春天。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项目实体提供服务 通河县全力推进产业项目落地投产2021/08/29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