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视频:《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这是他第二次来了。去年,在这个场合,他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而这一次,总书记重点强调了一个问题。他说,抓这件事,要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是什么问题让总书记如此重视?
熟悉的会场悄然的变化

△下午两点的人民大会堂东门外。虽是早春,北京的气温已经攀升到近20度。(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下午两点半,内蒙古代表团的代表陆续抵达会场。(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习近平走进会场后,鄂温克族代表梅花向他献上了蓝色的哈达。这是梅花代表。(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下午三点,内蒙古代表团全体会议开始。八位代表先后发言。

△吴云波代表,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嘎查党支部书记。
吴云波是一名蒙古族的村支书。他向总书记介绍了“养牛经”。他所在的嘎查(村)从2013年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形成从种植、养殖到屠宰加工、餐饮销售的全产业链,开牛肉直营连锁店、牛排西餐店、火锅店,把嘎查里的牛肉卖到全国各地。

△吴云波把合作社的这个胸牌送给了总书记。合作社的名字“玛拉沁艾力”是“牧民之家”的意思。

△这是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
呼伦贝尔市委书记于立新谈的是生态保护与建设。他说,总书记非常关心呼伦湖生态保护和治理,先后四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在发言时,他向总书记汇报,现在呼伦湖水面已经恢复到了2056.6平方公里,水位、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指标也趋于好转。

△于立新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书记。

△呼伦湖西北岸
《时政新闻眼》发现,八位发言代表中没有省部级领导,而龚明珠代表是继去年之后第二次发言。龚明珠告诉记者,去年发言时,他是鄂尔多斯市市长,当时谈的是资源型地区新旧动能转换。这是个自选题目,最后脱颖而出。今年他的身份换成了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团里有一个关于现代能源经济发展的集体建议,由他出面发言更合适,因而再次获得机会。

△龚明珠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