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今天(7月22日)公布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实力日益增强,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经济增长、就业、外贸、外资等方面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

数据显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1978年底,服务业对当年GDP贡献率仅为28.4%,低于第二产业33.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企业、居民、政府等各部门对服务业需求日益旺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1978-2018年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提升了31.3个百分点,达到了59.7%。

从就业看,改革开放前,工业、农业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体,197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仅为12.2%,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低58.3和5.1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在城镇化建设带动下,服务业就业人员连年增长。1979-2018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速5.1%,高出第二产业2.3个百分点。2018年底,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35938万人,比重达到46.3%,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在服务贸易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开展国际间经济、技术、学术、文化等合作交流,服务贸易规模快速提升。1982-2018年,服务进出口总额从47亿美元增长到7919亿美元,年均增长15.3%,比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2018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4.6%,较1982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越来越接近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服务业吸引外资能力大幅增强,1983-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从9.2亿美元增长到1383亿美元,年均增长15.4%。从投资方向看,2001年以前,外商主要投资于制造业;随着我国服务业对外资的限制进一步放开,投资于服务业的外资比例大幅上升。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中,服务业仅占24.7%,2011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2018年达到68.1%,服务业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领域。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宾县年中“擂台赛”赛出发展加速度 “菜园革命”助力乡村振兴2021/08/13
- 风波男星深夜宣布:告别演艺工作2021/08/15
- 32支球队参与北京首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决赛阶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