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随父母迁居到湖北省宜昌市,35年来,我与长江,与三峡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我找邻居借了台皮腔式折叠的120相机,整日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建设中的葛洲坝工地,开始了我的摄影生涯。在我的镜头中,葛洲坝建成了,三峡大坝建成了,随着三峡蓄水,高峡出平湖成为现实。
32岁时,我正式成为一名摄影记者,那一刻,我将镜头锁定在长江生态这个大主题。三峡工程的建设举世瞩目,它的生态变化、环境保护、移民情况等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而这也是我拍摄记录的重点内容之一。
记得2010年10月,三峡工程库区首次实现175米蓄水。我乘坐民用飞机飞往长江三峡,从江汉平原的一望无际到川渝大地的崇山峻岭,我看见了新秭归,新凤凰山,新的库区,还有巴东、巫山、奉节……我不仅用相机全过程记录了175米蓄水后的三峡库区“全貌”,还将沿线的点滴变化都定格在我的镜头里。
近年来,为了确保一江清水浩荡东流,长江沿线坚决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大力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转、搬”,以及非法码头整治、江水污染治理、湿地修复,长江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水越来越清,山越来越绿,江面上白鹭翱翔,水中珍稀鱼类畅游……
长江母亲河越来越美,那一幅幅清江水、绿岸线,百姓乐享绿水青山的美丽图景让我欣喜,让我振奋,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要将“长江生态”这个主题永远地记录下去。(图/文湖北日报记者刘曙松)

三峡工程建成后,高峡平湖的宏伟目标变为现实。 (摄于2010年10月)

三峡大坝夏季汛期泄洪的壮观场面。(摄于2010年7月)

湖北省石首市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先行试验示范区。这是在石首市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麋鹿在觅食。 (摄于2019年6月)

长江宜昌段,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与新出生的幼豚在江中畅游。 (摄于2018年4月)

长江宜昌段城区云雾缭绕,景色宜人,美不胜收。 (摄于2019年6月)

为保护环境节约土地,三峡重要支流香溪河上建成“最美水上公路”。 (摄于2018年11月)

现代化的清漂专业船正在清理三峡库区水面上的漂浮物。 (摄于2010年6月)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宾县年中“擂台赛”赛出发展加速度 “菜园革命”助力乡村振兴2021/08/13
- 牛!小伙推倒2万多张多米诺牌再现38个夺金时刻2021/08/10
- 32支球队参与北京首届“社区杯”八人制足球赛决赛阶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