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月24日电题:脱贫户的新年“新盼”:更好的日子在后头
新华社记者 强勇
王凤秋很忙,脱贫了,她也一点不落闲。问她都忙啥?这几年她种着地、打零工、在村里是保洁员、家里头养鸡又养猪,忙里又忙外,小日子过得满满当当,这和以前一度看不到生活希望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43岁的王凤秋家住黑龙江省漠河市二十五站村,常住人口全算上也不过307人,而她家,曾是村里的贫困户。
驻村第一书记张强介绍,2014年,王凤秋和丈夫刘良志外出打工时出了车祸,丈夫摔坏了腿,再也干不了重活,王凤秋也受了伤,生活急转直下。
村里了解情况后,隔三差五去她家做思想工作,后来又陆续给办了低保等,日子有了起色。
“别人给指了一条致富路,那就做出个样子看。”王凤秋心里憋着劲。最紧要的是先把地种好,十几亩地照料好了,一年也能有几千元收入。她养了40多只鸡,嫌不够,又学着养猪,不时还打点零工,丈夫也跟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2016年底,王凤秋家顺利脱贫。但她仍盘算得仔细,这几年还不能松劲,家里还有一些“饥荒”要还、孩子上学也是一笔花销……
2020年,王凤秋计划着多养几头猪,鸡场的规模也得扩大,抽空再学几样新手艺,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咱不是还得奔小康使劲嘛。”她说。
岁末之时,记者在二十五站村、北红村、大河西村等我国最北的几个村庄采访,倾听贫困户的新年新期盼。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红村脱贫户李桂英说,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她贷了款,把家里40多平方米的“木刻楞”(简易木房)改造成了160平方米的家庭旅馆,4铺大炕、2个标间,一年下来纯收入四五万元。
2018年底,北红村整村脱贫。“我也算是‘有产业的人’了。”一向不苟言笑的李桂英开起了玩笑,有了稳定收入,今年她还要借着政策的东风一鼓作气致富,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在大河西村,记者来到脱贫户孔庆学家里时,48岁的他正忙着处理一块块冻猪肉。孔庆学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卖了家中养殖的9头猪,兜里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再加上护林员、种地村里分红等收入,足够一家人过一个丰年。他说,多亏了好政策,让他找到脱贫的路子,现在感觉腰也挺了,气也顺了。
新的一年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奔小康。”这些脱贫户说。
- 北国风情“双鹿纹玉佩”亮相2019/09/29
- 延寿志愿者包2.5万个饺子送爱心2020/01/23
- 林俊杰得手足口病怎么回事?终于真相了,原来是这样!2019/11/04
- 东京奥运会运动员睡的“纸板床”长什么样?2020/01/10
- 王文涛在哈尔滨督促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 张庆伟看望慰问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
- 【全力以赴 防控疫情】哈尔滨确诊1例新型冠
- 王文涛慰问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官兵 看望离休
- 牡丹江市确认1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 【全力以赴 防控疫情】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 春节期间 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
- 哈尔滨市增设10家发热门诊
- 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共确诊830例 已治愈出院34例
- 钟南山任组长!我国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科研攻关
- “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一线医护
- 远离新型冠状病毒 这些防护请做到……
- 斯里兰卡欲破同场双胞胎最多纪录 或因人太多失败
- 换帅、停产、复飞难……五问波音危机:2020年会更糟?
- 汽车碰撞时气囊无法打开 丰田将召回340万辆车
- 新西兰北岛著名景点发生山火 附近道路被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