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百集微纪录·红色档案|阔别105年 李大钊的“青春”别来无恙
2021-03-09 17:58:27 来源:央视网  作者: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1916年春,尚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寄语祖国,“春日载阳,东风解冻。远从瀛岛,反顾祖邦。”话语简短,却充满了对祖国的思念。西风尽,春归来,日本的春天已经来临,祖国的春天又在哪里?再造青春之中华的理想充溢心中,李大钊一气呵成写下洋洋万言的《青春》一文,激起无数热血青年满腔救国豪情。

  《青春》这篇著毕于日本的文章,发表在了1916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陈独秀被文章回环绕梁的韵律、荡气回肠的气魄和精辟透彻的说理深深打动,特别将它安排在第二篇。文章“江流不转之精神,毅然独立之气魄”,骤然传遍大江南北,对中国旧文化、旧思想、旧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李大钊就此与《新青年》结缘,先后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16篇,既有清新自然的白话诗歌,也有全面系统的述理长文,并且最早在《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科学思潮,向中国人民介绍了什么是“十月革命”,什么是“布尔什维主义”。而这些广为传颂的文章,也为《新青年》所发起的思想启蒙运动增添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振聋发聩,催人觉醒!

  青春不仅仅是年龄,更是充满生机、不断觉醒的思想。

  (中央电视台中央档案馆联合制作)

  红色档案|《恰同学少年》系列>>

  《19岁毛泽东的400字作文让老师看到未来中国》>>点击查看

  总监制|李挺

  监制|骆红秉王姗姗

  总编导|耿志民

  总策划|韩任伟

  《恰同学少年》系列

  执行总编导|彭裔然

  本集编导|杜晓东

  摄影组|李建明韩兆景焦孟轩邢广建李正

  剪辑|尹杰

  视觉组|高凌潇刘海鑫武鹏博

  音乐组|王安然程池

  解说|黎春

  制片组|杨波遇剑赵中夏刘永魏子力

  资料组|王帅寇琳阳曹含笑

  本片学术支持|江烜

责任编辑: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