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明年要确保外出务工数量稳定在3000万左右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2月27日消息,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唐仁健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明年,将聚焦重点群体,聚焦重点区域,聚焦重点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唐仁健表示,明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形势可能更加严峻,要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通过提升帮扶车间、优化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确保外出务工数量稳定在3000万左右。
财政部: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据财政部网站12月27日消息,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总结2021年财政工作时称,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会议强调,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家发改委: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31条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12月27日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于12月27日分别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各地区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好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并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今年全国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9931起
12月27日下午,2021年度全国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通报,今年以来,全国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9931起,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569人,移送司法机关1037人。陈一新介绍,全国扫黑除恶斗争严查群众身边涉黑涉恶腐败,配合开展四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查处“沙霸”“矿霸”背后腐败和“保护伞”947人。开展线索清理办结行动,共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1.6万余件,已查结1.23万件,查结率76.8%。严惩把持基层政权、欺压百姓、侵占集体资产资源的村(社区)黑恶势力及“保护伞”,共查处群众身边涉黑涉恶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3894人。
最高法:今年一审新收涉黑恶案件3863件,结案率达80.53%
2021年度全国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12月27日在北京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扫黑办副主任杨万明在发布会上介绍,全国法院今年一审新收涉黑恶案件3863件,一审审结3111件,结案率达80.53%;生效案件中,涉黑重刑率达47.38%,涉恶重刑率达20.32%,北京周广森、湖南石峰等一大批涉黑恶犯罪分子受到法律严惩。截至12月20日,今年一审审结公职人员涉黑涉恶“保护伞”犯罪案件272件593人,生效案件重刑率达27.81%;排查发现涉黑线索337条、涉恶线索794条、“保护伞”线索11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