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东石镇,废弃矿山上建成的光伏发电站正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能源。
冯锡权摄(影像中国)

平远县东石镇废弃矿山旧貌。
曾杰 冯锡权摄影报道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日出时刻,江苏省盐城市黄海湿地上的风力发电场。
孙华金摄(人民视觉)

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河下镇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赵春亮摄(影像中国)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光电产业园区的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本报记者伊 霄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旧貌。
王国栋摄(人民视觉)

如今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建起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本报记者刘雨瑞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十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约1.15万亿千瓦时,基本相当于当年全国居民生活用电量。
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技术持续进步、成本快速下降,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持续巩固。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占据全球2/3以上市场份额,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2021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较2012年分别下降48%和70%,新能源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新阶段,为后续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能源发展惠民利民成果同样丰硕。2014年以来,全国累计建成超过2600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约180亿元,成为农村地区搬不走的“阳光银行”。
(本报记者丁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