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起,羽绒服新国标正式实施。
新国标实施的第一个寒冬,看着按照新国标标注的吊牌和标签,突然发现一下子不会买羽绒服了!

新国标下的羽绒服,到底应该怎么选购?记住下边的关键词就够了。
关键词一:绒子含量
新国标下,我们常说的“80绒”、“90绒”等含绒量信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名词“绒子含量”。

绒子含量和含绒量是一回事吗?它们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
旧标准下的含绒量,其实是指绒子和绒丝两种成分之和占羽绒羽毛的百分比。而丝状的绒丝其实保暖性与绒子相比略逊一筹,还会增加“钻毛”的风险,拉低保暖的平均值。

于是,在新国标下,真正能起到保暖作用的绒子决定SOLO(单独)“出道”。只有当服装里的绒子含量超过50%的时候,这件服装才能被称之为羽绒服。记住知识点: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强。
关键词二:蓬松度
蓬松度是羽绒服最核心的指标。

按照旧标准充绒量看,可能会出现一件充绒量高但蓬松度较低的羽绒服并不如一件充绒量略低但蓬松度高的羽绒服保暖的现象。
相同重量、相同绒子含量的羽绒服,蓬松度越高的那件,温度层会更厚,也一定更保暖、更舒适。

虽然新国标里并没有明确要求标注蓬松度,但是很多品牌的羽绒服在标注绒子含量之外,开始主动展示“蓬松度”。按照国际标准,蓬松度达到650属于“较好”,800就可以拿下“很好”,目前,最高的蓬松度可以做到1000以上。

那如果品牌没有标注蓬松度,我们该怎么选购呢?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捏一捏”。拿到羽绒服以后先上手捏、按、揉,如果能快速回弹,那蓬松度一定不差。网购的羽绒服由于运输可能会被压缩,摸起来硬硬的,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垂直挂晾,静置10分钟后再来“捏一捏”进行测试。
关键词三:绒种
鸭绒不如鹅绒暖?这是误区。
羽绒服的品质不以绒种为依据。不管是鹅绒还是鸭绒,饲养时间越长、越成熟,蓬松度就会越好,也就相应越暖和。

按照这个规律,可能老鸭鸭绒会比仔鹅鹅绒更保暖,更舒适。
这里也有一个小技巧,不管是鸭绒还是鹅绒,购买前记得“感受”一下里边充的绒,如果能摸到梗,那可能是经过加工的碎绒。这样的碎绒保暖性能差,而且无论用什么高科技面料都不能避免“钻毛”的风险。

另外,在新国标里,对于鸭绒的颜色也不再要求标注,不管是灰鸭绒还是白鸭绒都是一个检验标准。
怎么样,读懂新国标很简单吧。三个关键词就能捋清知识点,两个小技巧就能选到时尚、舒适、保暖的羽绒服,暖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