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去广西必买的绣球竟是定情信物,“绣球村”的生意经值得推广
2024-04-14 13:16:37 来源:潮新闻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旧州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绣球村”,享有中国“绣球之乡”的美誉。

  4月12日,“相约三月三浪漫广西行”全国重点新媒体看广西主题采访团走进绣球村,在西南边陲的这座村庄,感受绣球的非遗魅力。

家家户户房檐下挂着绣球。记者黄慧仙摄

  家家户户门前房檐下都悬挂着绣球,红红绿绿的布面上绣着不同的图案,绣球上还坠着几株长长的流苏;门前,往往三两妇人坐在小板凳上低头缝着绣球;用于售卖的大大小小色彩鲜艳的绣球则摆放在家门口,不时吸引游客驻足……

家家户户售卖自制绣球。记者黄慧仙摄

  穿行在旧州村,“绣球之乡”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据说,旧州街每家每户,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是制作绣球的高手。

  靖西人做绣球,先是贴布壳,把各种颜色的绸布贴在布底上,然后剪成瓣,再描上各式花样,绣好后把瓣进行粘贴,然后缀以珠子、流苏。根据不同用途,表面绣有各种纹样,内部可填充香料或中草药。

  “我从嫁到这个村,就开始学做绣球,已经做了四十多年。”今年60多岁、正在家门口缝制绣球的邓阿姨说,一天能做一到两个绣球,“绣球是吉祥物,挂包包上、车上都合适。”

正在缝制绣球的邓阿姨。记者黄慧仙摄

  绣球原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据史料记载,当时,靖西龙邦一带的乡村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在山野中对唱山歌、谈情说爱时,随手摘下山间的花草,用藤扎成花球抛给意中人。而后,这演变为用绣有莲花、鸳鸯等爱情吉祥物的绸巾,包上重物,连上丝绳的球状物品,最后发展到现在的针绣小球型。

  如今,它已经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作为伴手礼、香囊等销往全国各地,并通过电商平台出口东南亚等地。

  对于当地人来说,绣球不仅代表古老的手工艺,更是增收致富的手段,让农村妇女能够就近就业和居家灵活就业,用针线绣出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

  通过大胆创新,绣球这项数百年的制作技艺重又焕发生机活力。在这项工程里,靖西市非遗传承人王秀芬就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靖西市非遗传承人王秀芬。记者黄慧仙摄

  近年来,王秀芬在传统绣球的基础上,创新设计绣球灯、绣球摆件、绣球钥匙扣、绣球汽车挂饰、绣球香包、中草药绣球、绣球锤、绣球沙包等众多实用型绣球款式。

  她创建了绣球就业帮扶车间和工作室,让绣球制作从小农经济转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几百年的制作技艺有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她还加大“绣娘”培训,组织企业按照技艺高低将“绣娘”进行精细化分类,免费培训,发展绣球。14年来,王秀芬组织举办集中培训或进村入户对在家农村妇女义务培训达2000多场2万多人次,带动全市20多个村屯500多位妇女从事绣球制作技艺。

  “现在像打版、裁切、绘花、流苏制作等六道工序都实现机器替代,而像缝合、裹边等工序仍由手工完成,既实现了绣球制作的标准化,又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王秀芬说,此外,在色彩的选择上尝试一些年轻化的风格,以及定制化生产等,都是绣球村的新实践探索。

  千针万线、经纬交错间,“绣球之乡”的传奇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