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学想趁着假期
通过兼职来赚取一些零花钱
可兼职诈骗套路深的很
一不下心就容易“掉坑”
案件详情
近日,正在上大学的小高,想趁着暑假挣些零花钱。偶然间,她在某社交软件上发现有用户在平台上招聘实习生,遂点击该用户发布的内容,扫码加入了一个QQ群。
群里的“客服”称因入职需要,小高需提供其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上的账户信息,并向小高发送一视频教程,让其按教程操作。就这样,小高按对方的要求操作完成后,却发现自己的账户莫名其妙自动扣除了498.5元。
小高于是赶紧联系“客服”,对方称是由于小高开启了免密支付,建议其与“财务”进行协商退款,并推荐小高加入“财务群”。入群后,群内的管理员告诉小高,退款需要下载某软件并进行屏幕共享。按照对方的指示,小高先后向指定账户扫码支付1799元、826.38元。
支付完成后,小高便询问何时退款,对方却一直推脱,且一直让小高继续转账,这时小高才意识到被骗,遂立即前往郭家铺派出所报警求助。

暑假来临
许多同学迫不及待的
想拥抱“自由”生活
兼职赚钱就是其中一环
各位同学在找兼职工作时
一定要擦亮双眼
不点击陌生链接
不向陌生人转账
谨防被骗
同时要注意
以下五种兼职千万不能做
全部涉嫌违法犯罪!
▼▼▼
1
帮助诈骗分子取现的工作不能做
不少不法分子为了快速转移赃款,会雇佣人员帮其在线下取现并转移资金,有些兼职工作是帮其买贵金属等,并许诺高额报酬,其实这些工作就是充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洗钱的“工具人”。
2
买卖电话卡和银行账户的工作不能做
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或是充当线下“卡头”“卡贩”,为了一时的利益变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殊不知,就是因为这些被卖出的大量“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和银行账户,被诈骗分子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使不少人因骗致贫,同时自己也会因此承担严重的法律责任。
3
搭建GOIP、VOIP的工作不能做
诈骗分子大多藏身境外,他们会以“高薪招聘”为诱饵,诱使求职者在国内租房搭建虚拟拨号设备实现远程操控手机卡,给国内受害人拨打诈骗电话、群发诈骗短信来实施诈骗。通过这些虚拟拨号设备将境外电话转化为境内本地电话,增大了迷惑性,导致受害人更容易被骗。
4
冒充客服电话引流的工作不能做
有些诈骗团伙会招募“话务员”,要求入职者按照设定好的话术,按照非法获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自称是各类平台的“客服”,引导受害人添加上游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这种工作就是诈骗引流行为。
5
线下推广引流的工作不能做
线下推广引流多以赠送小礼品为诱饵,要求事主扫描二维码或是用拉人建群、发送虚假广告来免费领取小礼品。而这些所谓的兼职工作其实是帮诈骗分子进行的推式引流,为诈骗分子下一步实施诈骗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