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坚持古法制香合香,对中医药和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
2024-06-20 15:30:14 来源:北方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内容提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香文化源远流长。因其养礼、养心、养生,千百年来香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古法制香合香技艺也因此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静海区的非遗项目里,“绮臻苑”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艺因其独具特色的气质,格外引入关注。这项区级非遗项目,在第四代传承人姜国栋的多年努力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和喜爱。

  天津北方网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香文化源远流长。因其养礼、养心、养生,千百年来香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古法制香合香技艺也因此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静海区的非遗项目里,“绮臻苑”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艺因其独具特色的气质,格外引入关注。这项区级非遗项目,在第四代传承人姜国栋的多年努力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和喜爱。

  “香文化传承千年。从古老的祭祀燃烧用香,到生活中用香,再到香和中医药文化的关联,我们可以看到香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姜国栋说。就在不久前的端午节假期,姜国栋制作的香品被人们抢购一空。佩带香囊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民俗,佩戴装有各类药草的香囊不仅能够装点衣饰又能驱虫辟邪,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绮臻苑”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艺,选用天然植物香材。合香香品形状分线香、盘香、签香、塔香、香丸、香珠、香牌、香膏、香粉、香包等,常用于室内用香、宴饮用香、熏衣、熏被、香身、祛疫辟秽、养生疗疾等。其制作技艺最早由马氏先辈马锡申,创始于静海区西翟庄村。到姜国栋的母亲马秀云这里,是第三代。

  “我姥姥家姓马,马氏先辈因熟识药理,医术精湛,所以用中医知识和制香工艺相结合,研究出了具有一定养生保健功效的合香产品。‘绮臻苑’是马氏世代相传下来的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艺的名称。我按照祖上所传《马家香事笔记》的记载,在我母亲的指导下,再加上自己十多年来的不断学习,逐渐掌握了这项技艺。”按照祖上所传《马家香事笔记》所载的制香理论及香药炮制香方的合成为基础,十多年来,姜国栋坚持“君臣佐使”四步,以芳香药材为主、严格配比。“制作流程可分为选料、粉碎磨粉、过筛、配比、和香泥、再装入特制容器、铺罗、晾、筛检、包装、窖藏、成品等十余个工序。”

  制香的原料以药材为主,所以香和中医药密不可分。姜国栋说:“香是中医药的一部分,在孙思邈写的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千金方》里,就记载有很多香方,有燃烧的、涂抹的、佩戴的。我们把香分为单品香和合香。像沉香、檀香就是单品香,可以直接用。合香是根据‘君臣佐使’中医组方原则配伍,采用天然香材手工制成。合香有相应的层次感,在古书中记载还有治病、防瘟疫的功效。到明清时期,佩戴香更为普遍,像香珠、香牌等制作工艺都很精巧。”

  传统合香的制造过程复杂,不仅要有天然香料作原料,更要有合理的配方,严格的炮制方法和制作工艺。姜国栋说:“合香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根据不同中药材的性状,用蜜制、炒制、酒泡等方式改变药性、去除毒性,让它变的柔和。然后根据香方把集中材料合在一起,后期还需要窖藏、发酵等工序,才能制出好的香品。这里涉及到中医药学的知识,还要借鉴其他的制作工艺,比如我有借鉴古法制墨的工艺。这就需要传承人不断的去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去查资料、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怀着对中医药和传统合香制作技艺的敬畏之心,姜国栋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学习。“我特别喜爱中草药,尤其是中草药的炮制过程对我来讲,就是一种享受。现在市面上的香品品质参差不齐,我一直告诉自己,坚持古法制香合香制作技艺,要有底线。通过不断的钻研,为人们研制出好的香品,把这项技艺很好的传承下去,让更多人认识到香文化的重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医学价值,是我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本分!”姜国栋说。(今晚报记者刘桂芳)

责任编辑:焦志明
【专题】网络同心 文明同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