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搜 索
以“两创”促进龙江文化繁荣发展
2024-06-21 14:54: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要以“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龙江文化繁荣发展。

  贯彻“两个结合”深入推动“两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化的理论表达,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表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根植中华文化沃土,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并在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强大精神力量。

  “两创”是“两个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深刻的理论和实践表达,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进行的深度挖掘阐发,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之路。

  推动龙江文化繁荣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省要充分发挥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独特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强本固基,为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筑牢根基。首先,要坚持正确方向,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筑牢文化根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其次,要坚持特色发展,加强对龙江文化的深入系统研究。坚持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标志,提升龙江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要发挥龙江资源禀赋优势,以区域文化特色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对边疆特色文化再传播,对黑龙江优秀精神再宣传,对黑龙江文化符号再打造。

  科学规划,激发文化发展新活力。首先,要科学规划设计。要全面对接国家战略,确立黑龙江文化强省发展方向。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查梳理、传承保护、宣传普及、旅游推介等工作,积极探索数字化时代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新途径、文化遗产继承发展新方式。其次,要坚持改革创新,营造宽松、活跃、有序的文化发展环境。实施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数字化发展。制定灵活政策引入高端文化人才,建立适应时代的多元文化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文化工作者对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表达,提升黑龙江文化新名片影响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推动黑龙江文化“走出去”,全面提升黑龙江文化软实力。

  守正创新谱写时代华章

  守正创新,推动龙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新高地。以创意文化引领各城市间文化资源跨区域整合、融通发展,提升城市创意品牌影响力。培育文化发展新业态,用好文化传播新模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数字媒介深度融合。其次,以区域文化特色凸显文化强省优势。要盘活本土文化IP。系统整理与黑龙江相关的神话、史诗、古典小说等传统文化资源,强化对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中重点人物事迹的再宣传。充分运用影视剧、动漫游戏、网络视频等拥有广泛用户基础的数字文化产品进行传播,通过经典表达和通俗故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共同讲好黑龙江故事。最后,实施文化领域平台经济战略,借助互联网平台经济组织方式,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打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界限,创新城市和乡村文化品牌传播方式。要借力平台经济,畅通文化产品流通渠道,拓展文化市场空间,释放文化消费潜能,形成文化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要推动文化要素与各种生产要素融合,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

责任编辑:王聪
【专题】网络同心 文明同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