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十八全”上,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被列入国民党政纲,马英九对未来国共互动以及两岸关系也都有积极规划,怎样评价这些讯息?
王建民:我个人认为,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在两岸关系方面表现出的立场、政策和策略值得肯定。他承认“九二共识”,扩大两岸经贸、人员往来,在发展两岸关系方面的举措得到了台湾民众的认同。将两岸和平发展愿景写入政纲,说明马英九希望未来在两岸关系方面可以做的更多,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郭振远:“共同愿景”被列入国民党政纲,是国民党对续推两岸关系发展再次做了承诺和保证,这对两岸关系发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马英九和国民党,对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有了高度共识。一年多来,两岸关系的改善已经成为马英九执政最耀眼的亮点。虽然民进党一再制造麻烦,但在两岸关系上没有哪一个被制造的麻烦最后成为真正的麻烦。可以说,在岛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民生改善,都必须建立在两岸关系的改善与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已经成为一个基本共识。岛内以及国民党内部,要求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未来按照国共两党的共识,两岸持续、稳固的和平发展应该是值得高度期待的。
记者:在17日的记者会上,马英九重申高度重视两岸互信,并称这是一个“点点滴滴、长期积累的结果”。那么,未来两岸如何进一步积累互信?
郭振远: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这在岛内已有共识。不过,在几十年的对抗隔绝之后,互信的完全建立需要一个过程。
王建民:是的。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深入,一些政治议题不可回避。比如达赖访台等事件,说明两岸间的政治互信并非那么牢固和可靠,特别是还受到一些绿营势力的牵制,因此,强调未来两岸进一步积累互信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积累互信的确是一个“点点滴滴、长期积累的结果”,两岸要从具体事情做起。有哪些事是目前应该做的呢?其一、两岸经济机制的建设以及制度化的安排。比如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的讨论。其二、金融领域的合作。比如尽快签署两岸金融监理备忘录(MOU)。其三、一些功能性合作机制的建立。比如食品安全以及台商利益保护等。其四、在两岸人员往来中,台湾当局应该减少在投资以及旅游等方面的限制。与此同时,两岸文化交流也是必须要做的,增进岛内民众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以及一个中国的认同,对增进互信也至关重要。(李炜娜)
作者: 来源:中新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