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大学生因一张照片“惹债上身” 莫名被"欠债"2900元
2017-03-13 14:34:00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催款电话还以为是诈骗

  今年寒假,小龙回到老家后不久,就有一个自称是XX平台的打来电话,对方称小龙在他们商场办理了分期购买手机的业务,分9期购买一部苹果6S手机,如今已经有5期共2700多元未归还。

  “简直是胡说,我自己有手机,为什么还要去网上借贷分期购买手机?”小龙认为这是诈骗电话,因为没有在意,听了几句后就果断挂断了。

  可自从那以后,催账的电话就不停地打到小龙的家里,对方甚至知道他父母的姓名。同时,小龙的QQ上也收到了催账的信息。直到这个时候,小龙才觉得不对劲。

  他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好像这家“XX商城”有些耳熟。“这不就是夏天的时候,我在宿舍里签订‘合约’的那家商场吗?”

  小龙说,可能就是当初签订的那份“授信合约”惹的祸,因为他登记了家里的电话以及父母的姓名等信息,对方才能精准地找到自己家里。

  个人信息或被冒用

  8日上午,小龙在学校向沙区警方报案。110民警找到小龙时,小龙显得很无奈,因为那份莫名其妙的“欠款”已经有2900多元了。

  小龙说,这笔钱对他来说并不多,但他总不能平白无辜地就还钱,而且催账的电话已经对他的家里人造成了困扰,“催账的还威胁把当时的照片,还有我欠钱的事向其他人说!”

  其实,小龙的父母很早就劝小龙向警方报案,小龙一直想通过正常的途径解决此事。可无奈他已经找不到当时签订的那份“授信合约”。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和小龙随后联系了这家网上商场的客服,客服人员表示,小龙的信息可能被人冒用,分期购置了手机,因此建议小龙报警。

  沙区警方表示,类似的事件在外地曾发生过。由于如今许多网上贷款平台,借贷的条件非常简单便捷,这也给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因此警方提醒,大学生一定要注意对自己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轻易泄露。对于各种网络借贷平台,年轻人门更要保持警惕。

  目前,此事正在调查中。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