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时评
搜 索
芬中两国领导可以坦率交谈和民族性格有关
2017-04-05 10:08:02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玫忆 梁冬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见证和参与中芬文化交流

  在赫尔辛基大学读国际关系研究生的时候,高玉麒有了一个去中国留学的机会。当时南京大学有一个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玉麒直接用中文听了两年课,汉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班上,同学们都叫他“老高”。

  1990年末住在北京的时候,高玉麒有一个文言文老师,上课的教材是《古文观止》他觉得很多故事都很有趣,“我应该把这些故事介绍给芬兰人”,他说,通过读这些故事,芬兰人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是怎么想的。

  后来,他进入芬兰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进行东亚问题研究,同时关注和参加中芬友好协会的活动,希望在中芬文化交流中贡献力量。历史上,中芬友好协会着力于推动民间文化交流,中国的杂技团、京剧团以及地方戏团的访问都由中芬友好协会组织,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在过去几年,中芬文化交流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双方互派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二是中国到芬兰旅游人数越来越多。芬兰最大的航空公司已经开通了赫尔辛基到中国六个城市的直飞航班。

  现在中芬友好协会里,有三四个在中国学过京剧的芬兰艺术家,能用芬兰语演唱京剧,“他们每年在芬兰都会有演出,很受欢迎”高玉麒说,自2016年开始,他开始担任协会主席。

  高玉麒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芬兰传统文化很像,“我大学时第一个中国老师说中国人像热水瓶,外面凉但是心里肯定很热,芬兰人也是一样的,我们也需要时间和过程。芬兰人一旦成为朋友,将会是非常好的关系。我知道现在芬中两国领导可以坦率交谈,我想这和民族性格有关系。”他说,他很欣赏《论语》的一句话,“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习近平访问芬兰并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