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两起校园贷巨额诈骗案调查:以创业的名义行骗
2017-04-12 15:28: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虽然相隔千里、素不相识,山西太原的马艳飞和湖北武汉的郑禹,却种下同样的种子、获得同样的果实:现在,这两名大学生都因涉嫌巨额诈骗失去人身自由。

  他们一度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马艳飞是山西工商学院的明星学生、创业能手,享受专车和专职司机,动辄做“六位数”的生意。郑禹在他所在的武汉传媒学院(原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以出手阔绰著称。

  他们的财富来源,几乎一模一样。

  太原市龙城刑警队侦办马艳飞案的民警许宁介绍,2015年3月至次年1月,马艳飞以刷业绩、代购等理由,诱骗大学生在分期贷款网站为其购买手机,称由其还清贷款并付给好处费,在全省各大院校进行诈骗,案件共涉及593名学生、948部手机。以立案时尚未还清的本金计算,涉案金额达453.4万余元。手机被低价出售套现,而还款的承诺则大都落空。

  几乎在同一时间,2015年4月至9月间,郑禹以相同的方式在武汉传媒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院校实施诈骗。

  2016年7月,郑禹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判决中涉及受害者29人共34部手机,涉案金额22万余元。

  一些受害者相信,他的犯罪事实未能得到彻查。受害者提供的一份登记表显示,此案可能涉及两百多人。

  这一数字暂时无法核实。据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际涉案人数确实远超29人。

  这两个年轻人“掘金”的步伐,跟上了网络贷款平台在校园里扩张的节奏。过去3年里,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成为热点。市场规模不断膨胀,利用网贷平台诈骗的案件也开始出现。

  2016年3月,河南大学生郑德幸利用同学的身份信息,在网贷平台上套取60余万元参与赌博,输光后跳楼自杀。同年9月,长春破获的一起诈取大学生身份信息、利用网贷平台套现的案件,上百名大学生被发展为“黑中介”,涉案人员遍及12个省份。近3年来,类似案件不胜枚举。

  犯罪者付出了自由乃至生命的代价,也为信赖他们的朋友,带来了长久的痛苦。

  受害者至今承受着巨额债务和五花八门的催债手段。还有更多懵懂无知的年轻人仍在跳入这片没有规则、只有欲望与欺骗的黑暗丛林。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