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和创意为王
“观光工厂”风生水起,口碑颇佳。游客都看在眼里乐在其中,但很难三下五除二说清楚,魅力背后秘密何在?
直观来讲,首先,“观光工厂”抛开了冷冰冰的传统企业操作模式,利用旧工厂的遗留空间,让工农业产品和艺术品制作近在咫尺、和蔼可亲。其次,“观光工厂”运用说品牌故事的方式,向更多消费者呈现台湾当地的美好的人与事物,展现出公司的经营价值和热爱乡土回馈乡土的情怀。两者互动照应,自然圈粉无数。
细究起来,根子还在于文化体验与工业生产的奇妙结合。有人说,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产业经济向“体验经济”的升级已成为显学。因为人们进行消费,不仅仅是买东西,更希望得到一种美的情感体验。“观光工厂”便是“体验经济”的客观载体。它通过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
抓住体验这个牛鼻子,剩下的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台湾名列前茅的“观光工厂”,大多用文创力开拓多元观光市场,打造内容故事力,赋予产品情怀。它们往往以天马行空创意制胜,结合“传统再造”“艺文展演”等环节,强调娱乐、教育、美学等元素,将农业产业化,产业旅游化,从而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巧克力共和国、优格饼干魔法学院、蜜蜂故事馆等业界翘楚,无不如此。
“观光工厂”使传统工业企业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日渐成为宝岛旅游的一张名片。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近日公布,全台湾共133家“观光工厂”,2016年度游客人次达2210万人次,总营收46亿元。(任成琦)
责任编辑:孙岚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