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五十五年持续造林护林,荒原沙地变成绿水青山 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
2017-08-04 13:55:3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更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这席话,塞罕坝人听起来感到那么亲切,字字句句都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让塞罕坝人欣慰和自豪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已在“美丽高岭”落地生根。

  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

  “金莲花发映阶新,着雨清妍不染尘。”一阵夏日的太阳雨过后,塞罕坝金莲映日景区内,雾气袅袅升腾,朵朵金莲盛开,宛如仙境一般。人们纷纷举起相机和手机,留住这旖旎风光……

  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是摄影发烧友的天堂,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塞罕坝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已有十几年未曾批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

  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需求大增。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

  “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多的时候达到2000多万元。”塞罕坝林场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双说。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绿化苗木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

  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白色的巨大风机矗立山头,叶片随风转动,带来清洁能源,同时成为一道悦目风景。

  最近五年,林场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等无法造林的空地,与风电公司联手,建设风电项目。可观的风电补偿费反哺生态建设,为林场发展注入活力。

  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

  植树造林者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将其在交易市场挂牌出售;碳排放单位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碳汇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塞罕坝的造林和营林碳汇项目,已在国家发改委备案,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收入上亿元。

  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的收入,已经超过半壁江山。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更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北曼甸林场四道沟营林区,院子里种着花草、灌木和蔬菜,11名一线职工住在“宾馆标间”,两人一间宿舍,室内有卫生间,能洗热水澡。2013年5月,塞罕坝林场开始实施营林区标准化建设,面貌焕然一新的四道沟营林区,于当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指了指不远处的两座旧房子,北曼甸林场场长张利民说:“那是以前的营林区,条件比较差。这个营林区总投资100万元,生产一线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近几年来,塞罕坝林场投资2600余万元,新建和改建了29个营林区房舍、9座望火楼和9个检查站,彻底改变了过去房屋老旧、设施落后、用水难、用电难的状况,大幅提升了一线职工的幸福指数。

  创业阶段是“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林场发展起来后,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提上议事日程,变成“山里治坡、山外置窝,山上生产、山下生活”。山里、山上即林场,山外、山下即围场县城。

  塞罕坝人结合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在6个分场都新盖了职工公寓楼,在围场县城实施了安居工程。目前,大多数职工在县城有了房屋,基本上解决了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难题,实现了老人和孩子在县城里安居、职工在林场一线岗位乐业。今年,林场编制了新的发展规划,启动改造提升工程,一座现代林海小城已见雏形。

  周边的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从这片绿水青山中长久受益。林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森林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

【专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喜迎党的十九大

【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