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为深入解读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重点经济工作,我们组织撰写了系列文章,供有关方面参考。
宏观调控不断创新完善
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明显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有效引导社会预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宏观调控更加科学规范、运转高效、实施有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量化宽松,更多依靠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来促发展,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不断提高,协同性、有效性得到加强,为经济稳中向好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转变思路创新方式,促进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注重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统筹实施扩消费、稳投资和防风险等一系列政策,打好统筹兼顾、各有侧重、互相配合的政策组合拳。一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着力以改革创新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有效供给,持续推动“十大扩消费行动”,出台支持家政服务、社会力量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乡村旅游发展等系列行动方案,着力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二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断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积极推进“十三五”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力度,上半年生态环保、教育、水利、交通投资分别增长46%、17.8%、17.5%和14.7%;贯彻落实民间投资“26条”政策措施,大力激发社会资本活力,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7.2%。三是有效管控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完善财税制度,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逐步规范。金融市场监管加强,金融体系抑制“脱实向虚”取得成效,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初显,16个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稳中有降。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已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就业持续增加,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处于温和上涨态势。
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不断调优
围绕满足需求升级的需要,宏观调控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除没有需求的无效供给,不断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一是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步伐加快,依法取缔“地条钢”,上半年煤炭去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4%,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工作有序推进,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实施。去库存效果显现,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减少9.6%。去杠杆成效初显,市场化债转股稳步实施,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降成本措施加力,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取消和停征一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物流、用能等成本,减税降费新措施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超过1万亿元。补短板力度加大,有力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二是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夏季粮油再获丰收,居历史第二高位。粮食生产功能区等建设全面启动,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创业创新势头良好。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明显加速,企业经营状况普遍转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增幅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10个月稳定在51%以上。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发布实施,上半年服务业增长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