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魏晋家族墓地保存完好
众多考古成果中,最为重要的要数在魏晋家族墓地发现的9座墓葬,其中6座未被盗掘、保存完好。戢征介绍,“本次世园会考古中,一共发现了两片未被破坏的魏晋家族墓地,这在北京地区是极为少见的。”
两片魏晋家族墓地分别位于原李四官庄村委会东北侧高地和世园会围栏区东北侧,墓主人的年龄从十几岁到50多岁,属于贵族阶层。其中原李四官庄村委会东北侧高地的墓葬群共有7座,除两座遭到破坏外,其余的墓保存完好。
为什么说是家族墓呢?戢征解释,不论是从墓葬的位置关系判断,还是从墓葬出土的器物类型的比对,都能发现墓葬之间不可割舍的联系。“其中,一座墓里合葬的是一位成年人和一位十几岁的少年,与夫妻合葬相比,这样的合葬形式非常罕见。当然了,下一步我们还将对采集的各类标本开展综合研究。”
另外,该西晋贵族墓出土了金器、银器、弩机、玛瑙、半圆形透明饰件等珍贵遗物,还发现了带有“上谷”字样的铭文砖,在北京地区较为罕见。

▼白贵夫妇合葬墓墓志铭
“纪年砖”证明墓葬年代为西晋早期
在魏晋墓葬中,出土了许多带有文字的文物,携带着不少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如发现的带有“上谷”、“太康六年”、“阿秋侯君”等字样的铭文砖。
戢征介绍,刻有“太康六年”、“在六年”、“太康”的铭文砖属于“纪年砖”,太康为晋武帝司马炎年号,证明这是西晋早期的墓葬。北京地区曾于上世纪80年代在顺义发现了类似的墓葬,“当时顺义地区发现的纪年砖刻有‘泰始七年’的铭文。而‘泰始’是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与‘太康’前后相差6年。”戢征表示,同时对比在顺义以及北京其他地区出土的魏晋墓的器物类型,可对延庆魏晋家族墓年代进行判断,此墓为西晋早期的墓葬。
而刻有“阿秋侯君”的铭文砖则可推断墓主人姓侯,名号为“阿秋”。从延庆当地史料可以查到,侯氏在魏晋时期是延庆当地的名门望族。而刻有“上谷”的铭文砖意为此处曾为上谷郡。戢征表示,“‘阿秋侯君’是否能体现墓主人的真实姓名?上谷郡是侯氏的郡望之一,两者是否有关?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取证的。”
另外,在这个墓葬中出土的还有银制龟钮的“偏将军印章”,这对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具有重要价值,证明墓主人身份应为“偏将军”。但这个“偏将军”是史料上的哪个人物,目前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