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地方新闻
搜 索
世园会考古发现古墓1146座 包含完好魏晋家族墓地
2017-08-18 10:03:34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唐墓志铭揭示白居易宗侄生平

  在本次的考古发掘工作中,还出土了十几座唐代墓葬,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座白贵夫妇合葬墓。为什么说它重要呢?戢征介绍,该墓的墓主人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同族。

  白贵夫妇合葬墓受破坏的程度比较严重,不过从仅剩的部分可以看出,墓葬内部是有壁画的。而这个墓葬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物是两盒墓志铭,“这对研究延庆地区唐代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价值。”墓志记载,墓主白贵,字子道,原籍太原,为白建后裔,与白居易同属一族。而白贵之妻高氏也出自渤海望族,是北齐高熲之后。

  在墓志中,可以看出白贵的家族因序,他的父亲名叫白旻,在唐代是与韩干、薛稷齐名的花鸟画名家,是白居易的宗兄。他的长子曾任幽州节度衙前将、殿中侍御史,次子曾任监察御史。

  另外,墓志还记述了儒州、儒价城等唐代延庆古地名。“验证了延庆在唐代被称为儒州的说法。儒价城是唐代儒州的治所,位于今天延庆城区的东南部。”

  砖石汉墓可能与鲜卑文化有关

  在已发掘的墓葬中,有不少文物、遗迹都填补了人们对历代葬俗文明在认知上的空白。例如,出土了汉代的木椁墓和砖室墓。其中,木椁墓均带墓道,而且未被破坏,有的木椁墓在椁底平铺石块或是椁上压有石块。一座砖室墓墓底部铺有石板,这种葬俗在北京地区很少见。

  较为重要的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墓葬,绝大多数为平民墓葬。其中两座砖石混合结构的墓葬形制比较特殊,但因破坏严重,仅出土“洪武通宝”及黑釉小罐。不过,其中发现了明朝末年的明堂,砌筑明堂的砖大部分都用朱砂写有易经64卦名,已辨别的包括“地水师”、“天火同人”等,这在延庆地区还属首例,可能与当时民间道教的流行有关。

  世园会发现的辽金时期墓葬被破坏得比较严重,但其中两座小型砖结构烧骨保存比较完好,对研究这一时期该地区的葬俗有重要的意义。

  戢征表示,目前,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但尚未正式完成,还有许多“疑团”有待解决。例如,延庆地区地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的前沿区域,世园会考古中发现了很多可供深入研究的文物资料,来展现这一区域的特点。如砖石结合的、木石结合的汉墓是否与鲜卑文化有关?这还有待下一步对出土文物进行室内的整理和研究。

  记者孙乐琪

  市文物研究所供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