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大学生做国际义工:时尚背后有多少坑
2017-08-21 11:04: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高大上”的国际义工组织背后藏着不少“坑”

  如今,随着国内高校学生对于国际义工旅行需求量的与日俱增,形形色色的国际义工组织也应运而生。单是以“国际义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便能弹出不下30个微信认证的国际义工组织公众号。

  此外,各个国际义工组织纷纷打出“暑期义工旅行”“轻游学”等概念,甚至直接推出类似“斐济公路旅行”“澳洲三周游学”“泰国户外休闲”等脱离义工主题的纯旅游项目。

  市场庞大便难免良莠不齐、乱象丛生。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市面上的国际义工组织普遍存在着各种“坑”。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曾供职于某国际义工组织的业内人透露:“很多所谓国际义工组织都是低门槛,交钱就能参加,而且收费高,打着非营利组织的名号,收着一周少则几千元、动辄上万元的项目费,但是一般义工组织花在义工身上的费用绝不超过报名费的30%。此外,这些组织往往管理不规范,项目过程中随意变更安排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心动的大学生们往往需要费很大力气“说服父母”。

  “我在知乎和微博上看了许多参加过的大学生的文章分享,就觉得有安全保障”。张蒙蒙表示,“一开始爸爸妈妈很担心,他们感觉不安全,怀疑这个项目的真实性。后来我把这个项目的公众号和别人的参与经历给他们看,才说服他们。”

  对于参加国际义工活动的安全问题,张蒙蒙表示:“一定要对自己所参加的项目有前期了解,找成熟一点的义工组织报名,多问问参加过的前辈,并且自己要买好安全险。到达了义工活动所在地后,要时刻向父母报备自己的位置,和同行的小伙伴们好好相处,互相照应。”

  事实上,感觉被义工组织“坑”了的学生不在少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行程安排和最初规划不符、住宿条件差、乱收费等成了参与学生最常遇到的问题。

  在江苏省某高校就读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周月这个暑假本着志愿服务第一的心态参加国际义工活动,却“被旅行”了一把。

  周月打算在暑期进行一次跨国的专业实践,便报名参加了一位越南的特殊人群志愿服务项目。但报名的组织告知她,进行该志愿服务之前,必须先报为期一周的“文化体验项目”,“太坑人了,就是天天带着我们跑景点,和国内的跟团游简直一模一样,这与我最初的义工计划相去甚远”。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