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时评
搜 索
【专家谈】习近平反腐的根本目的和路径
2017-08-22 15:01:45 来源:过青年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战略是全局性策略。习近平反腐倡廉战略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国理政又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内容繁多,千头万绪,要在最短时间内启动新政,必须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突破口,所谓由点及面,抓一总万。反腐倡廉就具有这样的功效。通过反腐倡廉,实现得民心、凝共识、聚力量、见成效。

  反腐倡廉也是最直接而又深刻体现习近平“问题工作是工作的牵引,问题是时代的召唤”这一方法论思想的实际举措。面对全党全国人民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是文过饰非、讳病忌医,还是“猛药去疴”、“壮士断腕”,反映和折射的一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关系的则是党心民心走向。只有通过反腐倡廉,才能纯洁党队伍,彰显党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进而提振民心士气,优化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升执政能力,以更加有力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正是基于这样的规律或战略考量,反腐便不止于表现出来的打几只老虎,拍几只苍蝇这么简单,而是有着更为高远更深邃的用意。那么,习近平反腐倡廉战略思想的着眼点、实现路径和落脚点如何表现的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习近平反腐倡廉战略思想着眼点在坚守党的政治品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反腐不是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保持党的性质宗旨不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所以将保持政治品质作为党建的关键一环,作为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和途径,是因为衡量一个政治集团先进与落后,战斗力或道义力量的强大与否,重要指标和尺度在于此。这一点在革命战争年代已经得到充分证明,亦将在执政条件下继续得到证明。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们分析国共胜败的成因,常常关注某一次战役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其实,战役胜败固然重要,毕竟“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问题在于,“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追溯开去理论的原点就是政治品质,而政治品质是有高下之分的。所以,两党从斗争之初,已经底定结局。

  1950年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分析中共获胜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中共干部没有私财”。美国新闻记者团访问延安,看到中共高层简朴而有活力,认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更直接明了的是张学良在口述历史中所言:我早就告诉蒋介石,咱打不过共产党,他们人少,但每一个人都知道为谁而战,国民党官兵唱三民主义很熟练,但不知道唱的什么,没有用心。所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突出强调“不忘初心”,就是因为“初心”中有党魂、军魂和民心。

  掌握执政权力后,保持和提升执政能力的关键仍然在政治品质的坚守与否,这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决定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否得民心,得民心则可“集中力量办大事”。另一个是否聚天下英才于执政集团内,聚则保证执政集团由优秀分子组成。

  两个方面集于一点,就是避免因腐败而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集团的最大特点是内部会因利益分配多寡而相互倾轧,一旦受到外部挑战,则迅速形成利益同盟,一致对外。这必然形成阶层板结,限制人才流动和晋升空间,更可怕的是逆淘汰,将优秀分子排除于执政集团外。如果这个结果涉及的是普通人,或许很多人无奈之下接受摆布,如果涉及的是优秀分子,断不会如此简单,他们很可能结成反体制同盟。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已有太多案例。

  腐败为什么会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因为腐败的本质是公权私用,抑或公权出租和交换,只要是出租和交换,就会形成利益连带关系,久而久之便发展为分肥者或共掌公共资源者,这些人因共同利益而导致行动上的共进退,所以成为既得利益集团。

  所以,坚持党的政治品质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根本上与既得利益集团是对立的,因而必须反腐倡廉,必须把反腐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这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自然而然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