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财经要闻  >  生活消费
搜 索
电商“内鬼”泄露信息难防 线上销售网遍布全国
2017-09-11 09:23: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遍布全国的线上销售网

  杜城在QQ群里联系了买家,这个买家推荐了另外一个买家“我是表哥”给他认识。“我是表哥”实际姓陈,今年21岁,家住四川宜宾市长宁县。最初,他在QQ群、百度贴吧上面打广告,需要消费者数据信息。

  3个月前,他在网上认识了杜城,杜城自称手中有海量的信息可以出售,每1万条价格是100元,陈某向外出售的价格是每1万条400元,从中赚取差价300元。

  据徐州警方介绍,短短3个多月,陈某已获利20多万元。由于“生意”太好,陈某还邀请表哥余某给他帮忙,两个人通过网络从杜城处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再向他人出售。

  7月11日,徐州专案组民警赶赴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经过一番调查和走访,在长宁县一个镇上的出租屋内将嫌疑人陈某抓获。专案组发现,在陈某的聊天软件交流群中,购买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活动十分频繁。

  专案组民警从陈某处查获了7台计算机、5台手机和5个移动存储设备,并进行了细致勘验,调取了海量数据研判,从这些设备中查获非法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400万余条。民警调查发现,正是杜城一直源源不断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才让陈某的生意如此“红火”。

  8月2日,贾汪警方在摸清了杜城的踪迹后,又安排专案组民警迅速赶赴上海,在上海警方的配合下,将嫌疑人杜城抓获。

  在杜城的住所,民警现场查获两台计算机和1部手机,计算机和手机里都可以查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民警发现,杜城通过违法手段获取的各类公民信息达1000多万条,他通过网络向全国多个地区的嫌疑人贩卖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获利近10万元。

  据杜城透露,最开始他把一些几年前的消费订单卖给客户,但是后来对方要求新货,就是在几月内的消费订单。但他不知道自己卖的数据最终流向哪里。

  让警方最担忧的是,这些消费者信息流入诈骗团伙手中。此前,他们曾追踪一条线索,发现这些数据最终流向中缅交界区域,然后线索就断了。

  9月5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获得一个相宜本草旗舰店的客户消费者信息,随机拨通了17位买家的电话,其中只有两位是空号。

  接通电话后,记者立即与对方确认信息,得到确定回答之后,记者继续询问他们详细的订单信息,很多人在听到个人的具体信息后,立刻警觉起来,好几位直接挂断电话。

  其中一名消费者回忆,一两年前,她在“相宜本草旗舰店”买过商品,“平时有陌生电话,我都不接”。

  还有一名消费者查看自己的消费记录后确认,2015年在淘宝相宜本草旗舰店,下单购买过洗护用品。这位消费者表示,平时会接到各种各样的诈骗电话以及推销短信,也知道自己的信息早就被泄露,但不知道自己的信息从什么渠道泄露。“前几天还接到电话说我的社保到期,但我根本没有社保。”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