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缪家五口洗冤十四年)

2003年4月案发后,缪新华等5人被指将尸块抛至一座山间旧房内。林清辉/摄
在以《洗冤录》闻名的宋朝著名法医宋慈的故乡,缪新华一家五口洗去了14年的冤屈。
2003年4月,因卷入一起杀人分尸案,缪新华两次被判死刑,他的4名家人也被认定犯有包庇罪。失去自由时,缪新华27岁,如今他年过不惑,而高墙之外,妻子改嫁,同样卷入错案而更早出狱的父亲,也已辞世。
命运似乎和他们开了个玩笑。今年9月12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法院,他们被再审宣判无罪。这份判决书里,法院认为缪新华等人无罪的一些理由,律师14年前就提过了。
遭分尸的前女友
如果没有错判,缪新华也许会有这样的人生:与妻子相濡以沫,陪伴女儿长大;二弟开着一家女装店,做理发学徒的三弟即将出师,住在附近的叔叔也同样幸福美满。
但在建阳监狱里,这一切只是幻想。伴随这起14年前的案件,缪家五口坠入低谷,这些年,他们什么也不奢求,满脑子只想讨回清白。
事情起于2003年4月,福建省柘荣县福基岗村。在一处山间旧房内,一名采茶人发现了被人丢弃的8个袋子,里面包裹着7个尸块以及死者衣物。这桩分尸案迅速惊动了小城。
死者是柘荣县女子杨某。经过警方侦查,她的前男友——当年26岁的缪新华,被指控为凶手,被指合作、目睹分尸及帮助深夜藏尸的,还有他的父亲、两个弟弟及叔叔。
在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书里,缪新华杀人的起因再小不过:事发当天中午,他到杨某母亲的住处,碰见杨某正准备与表哥联系女孩外出打工,缪新华便约杨某晚上来其家中。
晚上10点,杨某带着电话本、钥匙等物品来了。她与缪新华坐在床上,边看电视边聊天。判决书认定的事实载明,由于不满杨某介绍女孩外出打工的生意没让缪合伙,两人发生了争执。
按照判决书的说法,紧接着,缪新华用右手掐住杨某的脖子,顶在床头隔壁上约五六分钟,致其机械性窒息死亡。他的父亲、二弟闻声过来,3人决定将尸体抬至卫生间地板,用菜刀、砧板等工具分尸。
最终,缪新华的叔叔缪进加,也被认定与前述3人及缪新华的三弟缪新光一起,驾驶着农用拖拉机,将肢解的尸块运输、抛弃于一座山上的旧房内。
了解案情的人士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第一次开庭,直接指向缪家5名被告人的证据主要是口供,几乎没有客观证据,但一家五口均当庭翻供,称作出有罪供述是因为侦查阶段遭遇刑讯逼供。缪新华的说法是,事发那晚,他在网吧看朋友上网,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几个人的供述细节差不多,相互抄袭的可能性很大,不该作为证据采信。”一审二审的辩护律师、浙江正昌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敬楚至今记得,案子是由熟人介绍的,当时,缪家人直接到律所找到他代理。
律师这一辩护意见未被采信。2004年10月,宁德中院一审认定缪新华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其二弟、三弟、父亲和叔叔也因包庇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3年、2年及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