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要闻
搜 索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贵州“非遗”铺就美丽脱贫之路
2017-09-17 13:42:57 来源:当代先锋网  作者:杨仪 李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非遗”成就美丽脱贫之路

  如何让非遗保护和传承融入大众、融入生活、融入当代?

  2013年,贵州省妇联牵头推出的“锦绣计划”,以期通过“锦绣计划”的实施,保护和挖掘优秀民间民族技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同年,贵州省出台《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出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

  事实上,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产业成为一部分人解决生计的方式,不仅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文化认同的外延,而且使得地方文化在市场的激励下得以传承和发展。

  通过演唱侗族大歌来实现就业增收从江县高增乡小黄侗寨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去年3月,小黄侗寨村民吴荣德等人发起成立“侗族大歌”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这是侗族大歌遗产地首家创办的旅游专业合作社,其目的是增强小黄侗族大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让农民通过唱侗族大歌实现增收的目标。

  肇兴侗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韦一茜摄)

  “非遗”保护与传承与贵州的“大扶贫”战略行动紧密结合,在“大数据”战略行动中也有所作为。贵州率先提出“文化助推脱贫”,出台并实施了《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围绕培训计划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和贵州工作站等;同时,贵州被列为“全国首批非遗数字化试点省”,率先建立起了贵州非遗数字化管理系统,建成了全国第一座综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

  “非遗”成就美丽脱贫之路,通过多姿多彩的文化展现出贵州从“后发”走向“赶超”的精彩历程正在徐徐展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杨雪

【专栏】十九大时光

【专题】喜迎十九大

【专栏】喜迎十九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