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
展现中国方案的广阔前景
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1+6”圆桌对话会上,与会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一个重要判断,可以视作对中国方案的最好诠释。
“中国秉持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作为创新型经济体在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数字技术应用领域处于世界前沿,这些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这一判断可谓一语中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作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汇聚成国际行动。中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各国共同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前进的努力,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也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5年来,中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面对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源性问题,中国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药方”,为推进全球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5年来,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强调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在多个场合表明对经济全球化决心不变、信心不减,同时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今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驳斥了封闭排他的保守主义声调,表达了对全球经济治理滞后的忧虑,阐述了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思路。
5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全球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国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并将中国的引领态势从巴黎延伸到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在联大主持召开可持续发展主题座谈会,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首次提出应走出一条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5年来,中国还不断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加强亚信、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建设,整合地区自由贸易谈判架构。不断加大对网络、极地、深海、外空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的参与,不断加大对教育交流、文明对话、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和项目支持力度。
最能体现中方共赢思路的方案来自于“一带一路”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到在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挑战的当下,全球更需要一个广阔、开放、包容和共享的国际合作平台。为此,中方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短短4年时间,“一带一路”倡议所迸发出的能量令人瞩目,不仅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进展和成果更超出国内外各方预期。
迄今为止,已经有7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参与,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实现再平衡。而这,更是中方倡导的同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