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如何保障住、防止炒(民生三问·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⑦)
核心阅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将来,房地产调控会不会放松?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如何探索?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又该如何实现?
住有所居,是全体人民共同的梦想。要实现这一梦想,需要做的工作可不少:要在房价出现过快上涨时及时调控,让房地产市场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要尽快补上住房租赁这一短板,让租房客也能安居乐居,还要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为困难群体兜住底。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这一思路,为梦想的实现提供了一张美好的蓝图。

建设中的楼盘(资料图)。中新社记者骆云飞摄
问调控怎么调?
不能松口气歇歇脚
去年国庆节前后,各地为应对此前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时至今日,无论是宏观数据,还是亲身体验,都佐证着一个事实:房地产调控效果明显,全国楼市已经出现明显降温——
“涨”声不再过响。截至今年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同比涨幅已经连续11个月回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9个月回落,三线城市的涨幅也回落了0.3个百分点。
销售不再过热。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从今年年初的25.1%回落到1—9月份的10.3%,其中商品住宅从23.7%回落到7.6%。
“我们预计,今年四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还将延续成交量增速回落、成交价格趋于稳定的走势,全年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住建部部长王蒙徽表示。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后两年市场仍将持续平稳,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那么,调控是否就可以“松口气、歇歇脚”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研究员任兴洲认为,从形势上看,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在提升,但就特大城市、热点城市来看,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投资投机冲动依然存在,短期内仍不能放松调控,仍要把挤泡沫、防风险放在重要位置。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当前调控的高压态势不能减。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目前采取限售的热点城市来看,买房者购房后最早也需要到2020年才能出售。这一措施明显打击了投机和投资需求,使得房地产的投资属性降低,影响了短期获利的可能性,对于加杠杆的投资者来说,风险越来越大。”
王蒙徽介绍,住建部门正在研究建立房地产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的指标体系,“加快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和分析,指导地方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
问租赁咋鼓励?
积极探索租购并举、共有产权
前三季度,在房价涨幅收窄的同时,房地产投资依然在平稳增长。“在一二线城市持续调控、部分城市出现降价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依然支撑了市场增量。”张大伟认为,正是“手术刀式”的政策,实现了市场的精准调控。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也表示,住房的基本属性是消费,国家反对房地产投机的取向不会变,“但对于居民正常的住房需求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解决。”
“房子是用来住的”,租房与买房都是解决“住”的有效手段。过去,我国房地产市场“重售轻租”。今年以来,为了补短板、强租赁,各地各部门纷纷出招。
比如探索“租购同权”。7月中旬,《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出台,提出“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租购同权”首次出现在我国地方政府的正式文件中。随后,无锡、郑州、济南、北京等地也先后推出为租房者扩权的相关政策。
又如规范和稳定租赁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上经营主体较为分散,租户维权难、租房体验不佳的问题较为突出。今年5月,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住房租赁和销售的法规——《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之中。8月以来,杭州、广州、成都、武汉、北京等城市住建部门先后推出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意在让租房更规范。
租购并举,是我国住房市场供需结构的内在需求。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分析,从需求端看,流动人口、新市民需求较多,租房需求很大;从供给端看,我国住房已经结束了短缺进入了饱和甚至过剩的状态,有大量的存量房处在闲置状态,“强调住房的居住功能,加快发展租赁市场,可以更好解决外来人口居住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他表示,下一阶段从增量来看,重点要发展“租”,但从整体结构来看,我国目前的“租购并举”还是以购为主的,当然一二线城市租的比例要高些。
租购并举之外,各地政府也在寻求通过其他机制来引导楼市平稳发展,比如推出共有产权住房。这一方式下,政府和产权人各持一定的产权比例,但使用权属于购房人,这样购房人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住有所居。
目前,北京市出台了《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未来5年供应25万套共有产权住房的目标,着力满足城镇户籍无房家庭及符合条件新市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上海市到去年底已供应共有产权保障住房8.9万套,有效改善了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门联动 道外区再拆4.4万余平方米河湖“四乱”2021/09/09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